2018-2019-1 20165204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三周学习总结

2018-2019-1 20165204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三周学习总结

学习总结

  • 程序编码:gcc命令调用一整套的程序将源代码转化为可执行文件。
    首先,C预处理器扩展源代码;
    其次,编译器产生源文件的汇编代码;
    然后,汇编器将汇编代码转为二进制目标代码文件;
    最后,链接器将目标代码文件与实现库函数的代码合并,产生可执行代码文件。

  • 机器级编码的两个抽象:
    第一种是ISA(信安协会?),即指令集体系结构或指令集架构,定义了处理器状态、指令的格式,以及每条指令对状态的影响。
    第二种是机器级程序使用的内存地址是虚拟地址。

  • 汇编与反汇编:
    查看C语言编译器产生汇编代码的指令:gcc -Og -S main.c

gcc编译并汇编的指令:gcc -Og -c main.c

反汇编的指令:objdup -d main.o

  • 计数器与寄存器
    程序计数器:给出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在内存中的地址

整数寄存器:存储地址或整数数据

条纹寄存器:保存最近执行的算数或逻辑指令的状态信息

浮点寄存器:可存放一个或多个整数或浮点数值

  • 操作数的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立即数,用来表示常数值。
    第二种是寄存器,表示某个寄存器的内容。
    第三种是内存引用,根据有效地址访问某个内存位置。

  • 有效地址计算公式:
    一个立即数偏移Imm,一个基址寄存器rb,一个变址寄存器ri,一个比例因子s,有效地址被计算为:Imm + R[rb] + R[ri]*s

考试错题总结

因为觉得这个题是多选题所以一直不知道该多选哪项,只能多选了一项D。
2018-2019-1 20165204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三周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