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面试必会
数据库事务正确执行的四个原则:A原子性、C一致性、I独立性、D持久性
(1)原子性:整个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完成,不可能停滞在中间某个环节。事务在执行过程中发生错误,会被回滚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就像这个事务从来没发生过一样。
例如:A账户中有1000元,B账户中有1000元。A要给B转账500元。A扣款和B加款这两条要么同时执行,要么同时不执行。如果在A扣款后B加款之前,系统发生故障,会回滚到A扣款之前的状态。
(2)一致性:事务开始之前和事务结束后,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没有被破坏。
例如:不论汇款成败,A账户B账户总额是2000元。
(3)独立性:事务的执行互不干扰。
影响有以下几种可能:
脏读:一个事务误读了另一个事务未提交的数据,而这个数据可能回滚。
不可重复读:一个事务范围内的两个相同查询返回了不同数据。如:事务A对某个查询执行了两次,当第一次执行完时,事务B对某数据进行了修改,事务A再次查询时,数据发生了变化。
幻读(虚读):例如事务A对一个表中的全部行进行了修改,事务B向表中插入了一行,事务A发现表中还有没有修改的数据,仿佛出现了幻觉。
丢失更新:两个事务同时读取一条记录,事务A先修改记录,事务B也修改记录(B不知道A修改过),B提交数据后,B的结果覆盖了A的修改结果。
串行执行事务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但并发执行能显著改善性能。可通过锁阻塞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
(4)持久性:事务执行成功后,该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改是持久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不会被回滚。
可以使用日志记录或影子副本来实现。
二:socket编程过程
- 服务器端在调用listen之后,内核会建立两个队列,SYN队列和ACCEPT队列,其中ACCPET队列的长度由backlog指定。
- 服务器端在调用accpet之后,将阻塞,等待ACCPT队列有元素。
- 客户端在调用connect之后,将开始发起SYN请求,请求与服务器建立连接,此时称为第一次握手。
- 服务器端在接受到SYN请求之后,把请求方放入SYN队列中,并给客户端回复一个确认帧ACK,此帧还会携带一个请求与客户端建立连接的请求标志,也就是SYN,这称为第二次握手
- 客户端收到SYN+ACK帧后,connect返回,并发送确认建立连接帧ACK给服务器端。这称为第三次握手
- 服务器端收到ACK帧后,会把请求方从SYN队列中移出,放至ACCEPT队列中,而accept函数也等到了自己的资源,从阻塞中唤醒,从ACCEPT队列中取出请求方,重新建立一个新的sockfd,并返回。
这就是listen,accept,connect这三个函数的工作流程及原理。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到,在connect函数中发生了两次握手。
直接插入排序:当数据有序时,执行效率最好,此时的时间复杂度为O(n);当数据基本反序时,执行效率最差,此时的时间复杂度为O(n2)。所以当数据越接近有序,直接插入排序算法的性能越好。
希尔排序 :时间效率为O(n(log2n)2)
直接选择排序:时间效率为 O(n^2)——虽移动次数较少,但比较次数仍多。
堆排序:时间效率为O(nlog2n)
冒泡排序:时间效率为O(n^2) —因为要考虑最坏情况(数据元素全部逆序),当然最好情况是数据元素已全部排好序,此时循环n-1次,时间复杂度为O(n)
快速排序:
时间效率:一般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最坏情况是数据元素已全部正序或反序有序,此时每次标准元素都把当前数组分成一个大小比当前数组小1的子数组,此时时间复杂度为O(n2)
5 free 是如何识别 free 区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