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PBL游戏化模型,让用户为你的产品疯狂打call
前人的思考,我们的阶梯,欢迎关注杉哥的产品学习笔记。
游戏人类的天性,我们从孩提时代开始,游戏就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当我们是小孩子的时候,就习惯从游戏中理解世界、探索知识和乐趣。
无论是游戏的内容,进行的方式,以及要求达到的目的都是那么生动有趣的,以至于我们不知不觉的在游戏中就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却丝毫没有厌倦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如何运用游戏这个深入人心的方式来促进我们用户活跃度的提升。
知识:PBL模型
PBL(点数、徽章、排行榜) 系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游戏设计方法,这三大要素也是游戏化的三大标准特征。
1.点数(Points)
点数通常认为用来激励用户完成某些任务,用户愿意用积累的点数换取其他收益,同时更努力地换取点数。点数的主要的优势如下:
1) 有效计分
点数可以告诉用户做的有多好,有效增加使用时长和用户粘性。点数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等级,点数越高等级越高。同时,点数还能明确了游戏从开始到完成的目标任务进程。
2)确定获胜状态
在一个有输赢制的游戏中,点数可以确定游戏过程中的状态。
3)成为显示成就的方式
点数可以作为与者地位(或身份)的标志,通过点数获得特殊身份的用户还可以获得特权利益。
2.徽章(Badges)
徽章是点数的集合,也是一种可视化的成就。通过徽章表明用户在游戏化进程中取得的进步。
一个优秀的徽章系统有以下5大目标特征:
1)为用户提供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激发玩家的动机产生积极地影响。
2)为用户提供一定的指示,帮助用户快速了解产品用途,让用户快速参与产品使用中。
3)可以传递出玩家关心什么、表现如何。用户可以通过徽章向别人炫耀自己的能力。
4)用户在游戏化系统中个人历程的肯定及虚拟身份的象征。
5)一种团体身份认同的标记物,一旦获得徽章,就可以与其他人员成为一个团队。
3.排行榜(Leaderborad)
排行榜本质是社交攀比心。通过排行榜用户可以比较自己与其他用户的水平差距,刺激用户往上走,给用户带来强驱动力和粘性,从而提升用户活跃度。
了解了PBL模型后,我们接下来需要了解让模型能有效运转的机制。
知识:DCM机制
DMC(动力、机制、组件) 系统能让了解构成游戏的本身、从而让游戏真正有效。
D(动力)元素包括 5 项:
- 约束:限制或强制的权衡;
- 情感:好奇心、竞争力、挫折、幸福感;
- 叙事:一致、持续的故事情节讲述;
- 进展:玩家的成长和发展;
- 关系:社会互动产生的友情、地位、利他等感情。
M(机制)是推动游戏进程和用户参与的基本流程,包括挑战、机会、竞争、合作、反馈、资源获取、奖励、交易、回合、获胜状态等,每个机制元素都是对一个或多个动力元素的实现。
C(组件)是动力和机制的具体形式,包括成就、头像、徽章、打怪、收集、战斗、内容解锁、赠予、排行榜、等级、点数、任务、社交图谱、团队和虚拟商品等 15 个 重要组件。
下面我们通过《百度手机卫士的游戏化》的案例,一起来看下如何哦通过游戏化提升产品活跃度和用户黏性。
案例:百度卫士游戏化
百度手机卫士游戏化模块采用了PBL模型中的“点数”和“徽章”两大组成部分整体进行设计。
在DMC机制中,百度手机卫士结合自身产品的特性,在动力、机制和组件上使用了不同的组成部分。
在PBL整体策略设计方面,百度手机卫士在P和B两个维度上做了大量的设计,以达到促活的最终目标。
增长能量棒
1.点数、徽章、排行榜是游戏化产品模型的核心组成元素。
2.根据产品特征选用DMC机制中的不同组成部分
最后,你还见过哪些成功的游戏化产品的案例,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跟大家一起过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