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上奄奄一息的人啊,无人机或许是你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全文共2784字,预计学习时长8分钟
图源:pexels
无人机能救命!
这似乎听起来有点遥不可及,但是有医生认为,无人机可以有效降低因服药过量或心脏病的致命风险。
2019年9月23日,也就是在大疆创新AirWorks 2019大会召开前夕,美国加州洛杉矶消防局在消防演练中部署了无人机。
图源:Robyn Beck/Getty Images
试想一下,当你正走过一个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时,突然看到一个年轻人晕倒在斑马线上,口袋中还露出了芬太尼贴剂。这个时候,你马上拨打了911报警电话,告诉他们说街边有个年轻人晕倒了,可能是因为阿片类药物服用过量。随后,调度员称他们会派辆救护车过来,但是可能要再等上十多分钟。然而,你也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在这躺了多久,于是非常担心还没等救护车赶到,他/她就一命呜呼了。
每次在去上班的路上,类似的场景总是浮现在马克•汉纳(Mark Hanna)的脑海中。汉纳是一位儿科住院医师,在纽约布鲁克林的金斯县医院坐诊。汉纳告诉OneZero,他曾多次目睹救护车在交通高峰时段堵在车流中,动弹不得;这些救护车真的能够给予病人及时的救治吗?对此他表示怀疑。
于是,汉纳有了这样一个想法:无人机会比救护车更快吗?
因此,汉纳对无人机和救护车到达救治现场的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最终结果显示,无人机的确要比救护车快,并且对于拥堵的大都市而言,无人机的应用有望显著改善其救护服务。2019年美国儿科学会国际会议于2019年10月25日至29日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举行。会上,汉纳向与会者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即无人机的救治要快于救护车,尤其是在交通高峰期,因为救护车在途中需要绕过大量的车辆和行人。为了进行进一步分析,汉纳对救护车在医院邮编范围内的反应时间与无人机飞至同一地点所花费的时间进行了对比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无人机平均比救护车**分钟到达现场。人们可能会觉得就三分钟而已,也没快多少。然而事实上,对于急性过敏反应、心脏骤停,或者是阿片类药物中毒的患者来说,这三分钟将是关乎生死的三分钟。
“我认为,许多年轻人之所以会经历阿片类药物中毒,主要是因为服用了过量的芬太尼。现如今,几乎任何人都可以直接走进一家药店买到非处方药纳洛酮(纳洛酮常施用于鼻孔内)。即使是我们的医院,也可以直接卖给你。因此,如果我们可以应用无人机将药品直接运送至报警人,或许能够及时缓解服药过量引起的伤害,从而给救护车争取更多的时间。”汉纳如是说。
即使用无人机把药品及时送达了,那路人怎么知道如何处理这些药物呢?汉纳清楚地知道,这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如此,他还是希望自己对无人机反应时间的研究能够提高公众意识,让人们关注到无人机在提供急救服务方面的应用,从而使该领域的研究得到更多资助。
“我认为只有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才适合使用无人机。”
实际上除了汉纳以外,还有越来越多的医生以及公共健康领域的权威人士,都在提倡使用无人机来处理医疗急救情况,比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Nations Children’s Fund)。尽管如此,他们也只是把无人机当做是救护车和急救医务人员的帮手,而非完全替代。
科尼利厄斯•蒂埃尔(Cornelius Thiels)是美国罗切斯特市梅奥诊所(Mayo Clinic)的一位骨科医师,他曾于AirMedical Journal期刊上发表过自己在医用交通无人机领域的研究成果。蒂埃尔认为,无人机只能替代救护车的一项功能,即配送医疗用品。无人机虽然可以帮助配送药品或者其他医用设备,但是并不能把专业的救护人员送达现场,也无法将病人运至医院。
图源:pexels
蒂埃尔说道:“我认为只有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才适合使用无人机。如果无人机想要完全取代救护车,那么必须全面考虑救护车的三大功能,并且其中两项最重要的功能,光凭无人机是无法胜任的。”
汉纳和蒂埃尔都表示,未来对此必须进行更多的研究,以了解如何才能更好地使用无人机来配送药物,以及联邦航空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在此过程中又发挥了怎样的调节作用。
即使未来充满未知,但是仍然有一些人在大力提倡和推广医用无人机。今年十月初,美国UPS速递公司成功中标。他们将用无人机在美国各大医院之间配送医药用品,比如:给卢旺达的医院配送血液,为爱尔兰沿岸一小岛配送胰岛素,并且在瑞典派送除颤器。
杰里米•塔克(Jeremy Tucker)是一名骨科急诊医师,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医疗公司USACS工作。此外,塔克还开了一个私人博客,并把它命名为“医用无人机(Dronesin Healthcare)”,里面记录着医用无人机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塔克个人坚信医用无人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于是创建了一个“无人机配送系统(Drone Delivery System)”。该配送系统拥有一支商用配送无人机舰队,目前其中一些无人机已经执行过了许多次医疗用品配送任务。
塔克对配送速度的测试结果表示非常满意。和汉纳一样,塔克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将双向摄像头或麦克风与医疗用品结合起来,从而帮助没有接受过专业医疗训练的普通人操作高级的医疗程序。
塔克告诉OneZero说:“如果你正在高山上或者丛林中救治某个人,而他/她更需要接受一些急救措施,比如在被营救出山之前,需要用夹板固定骨头,但是你又不知道怎么做。在这个时候,执业医师可以提供远程医疗……视频或者语音指导,然后再等待专业营救人员的到来。”
以上正是汉纳打算进行的下一步研究,但是尽管如此,他也不太相信一个纯粹的路人甲能够做出骨折夹板。今年,他打算在纽约布鲁克林“随机招募一些完全没有接受过专业医疗训练的人员”,然后训练他们在模拟突发事件中的施救技能。在将以上测试结果与无人机速度测试结果相结合之后,汉纳将进一步研究在无人机的辅助下,普通人是否能够成为合格的现场急救员。
汉纳继续说道:“如果能够证实无人机的速度不比救护车慢,并且电话另一头的人也确实能够执行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那么就可以进行实地操作了,比如把纳洛酮、肾上腺素和除颤器都装载到无人机上运送过去,看看是否真的能够在危急关头挽救一条生命。”
毕竟,人命关天,各种可能都要试一下。
编译组:孙宇超、殷睿宣
相关链接:
https://onezero.medium.com/youre-dying-on-the-street-a-drone-might-be-your-only-hope-d5c0db7e0aab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遵守转载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