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确认断供,中芯国际能否继续供货华为?
下面是我在头条上阅读量1.5w的文章。不同的平台阅读量差别很大。比如之前发的《深度分析,为什么台积电和高通双双申请为华为供货》的文章,在知乎阅读量近2w,而在公众号只有400多。
台积电在二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已经确认,公司未计划在9月14日之后给华为继续供货。简言之,就是断供了。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从台积电的角度,它已经尽力了。在需求旺盛,产能紧张的情况下,还能协调产能,给华为紧急供货。这也是为了9/15日美国制裁措施生效前做最后的努力。而这个此表态只不过是一个确认,连新闻都算不上。因为大家都知道9/14号以后,台积电根本不可能给华为供货了。
作为一个没有什么强大背景的民企,是没有任何实力违抗美国的禁令的。
那么我们来说说中芯国际。
近日中芯国际创下最快IPO记录并登录上海科创板,首日暴涨202%,获得超额融资,可谓风头无两。
尽管工艺仍落后台积电几代,但是作为国内最先进晶圆代工厂,承担着抵抗美国霸权,为国内芯片设计企业生产先进芯片的寄托,因此受到资本吹捧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但是大家心里其实有个疑问,那就是中芯国际此前的招股书提到,受美国“实体清单”和其今年5月相关规则修改,公司可能无法为若干客户的产品进行生产制造。不可否认,这里的若干企业主要是指华为,以及其他美国视为眼中钉的其他国内高科技企业。
但是我认为中芯国际一定会为华为供货的。能为华为以及其它可能受到美国制裁的国内企业供货,才是中芯国际存在的意义。
不提技术,技术上有两代以上的差距。仅从营收来看,中芯国际与台积电,三星仍有天壤之别。这这个巨头通吃的市场中,中芯国际本来是没有任何机会赶上。
美国禁令,使得中芯国际的战略意义明显提高,可以说其承担的是民族的希望。而这是中芯国际的历史机遇。尽管困难,但是由于国家层面的重视以及国产替代的潮流,才有了追赶的可能性,甚至可以在几年之后进入到第一梯队。
中芯国际的最大市场就是国内,尤其是华为将是最为重要的大客户。如果中芯国际受制于美国禁令,不能为这些企业供货,那么中芯国际还能找到其他的大客户吗?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大客户为什么不选择良率更高,工艺更先进的台积电或者三星?
中芯国际的客户以及股东都很清楚,中芯国际的出路在哪里?那就是承担起民族半导体崛起的重担。
如果,中芯国际不能够满足股东的期望,不能够满足客户的期望,不能够满足为它上市一路绿灯的监管层的期望,它存在的意义为何?
中芯国际以及高层必然已经想好了对策,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即使违反美国的禁令,也将在所不惜。也可能,从中芯国际从美国退市那一天起,就已经想到了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