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教你读懂应用隐私条款 支付宝、高德地图成“范本”

大数据的趋势下,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数据资源,同时又保证企业、用户及个人的数据安全? 5月1日起,《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生效,填补了国内个人信息保护在具体实践标准上的空白,也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解答。

随后,澎湃新闻对照《规范》分析了12款常见手机APP的隐私条款,显示:以支付宝为代表的阿里系手机应用的隐私条款最周全,不过仍存在部分漏洞;个别隐私权利,如获取信息副本,基本被所有应用的隐私政策所遗漏或模糊化处理。

媒体教你读懂应用隐私条款 支付宝、高德地图成“范本”

《规范》指出,在第三方通过应用获得用户个人信息后,用户可以在该应用上查找到相关第三方的身份或类型。但在12款应用中,除支付宝提到查找被授权第三方的流程外,其余产品均无相关表述。

媒体教你读懂应用隐私条款 支付宝、高德地图成“范本”

用户授权是12款产品表现最佳的一个方面。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产品的政策显示,一旦注册时选择同意,就默认同意接下来的一切授权请求。

媒体教你读懂应用隐私条款 支付宝、高德地图成“范本”

获取个人信息副本是唯一一项“全军覆灭”的权利。同时,撤回同意的相关条例也不太全面。

媒体教你读懂应用隐私条款 支付宝、高德地图成“范本”

申诉方法是各应用隐私政策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点。12款应用中,有些政策或完全没提到申诉,或没有提供任何具体的操作信息。

在12款应用政策中,阿里系应用条款最为周全,支付宝、高德地图一些相对全面的条款案例也成参考范本。

媒体教你读懂应用隐私条款 支付宝、高德地图成“范本”

App滥用隐私权限的现象非常普遍,小编在这里也建议用户在安装前仔细看授权协议,安装后也可选择关闭部分授权。一般情况下,对于手机APP获取我们的各种权限请求,正规应用可以放心授权,但是对于一些小众的游戏类、直播和视频类APP,最好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