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卸载决策依据

计算任务进行计算卸载的时候,主要有两个依据。

1.能否降低程序运行时延

s表示本地执行速度,k表示完成某个计算任务需要的计算资源,那么这个模块在本地执行需要的时间是:

k/s(1)

当前网络的带宽是N,云端的计算速度是L,计算任务的大小是M。计算任务上传至云端执行所需的时间是:

M/N+k/L(2)

(1)式即模块在本地运行的时间,(2)式即模块上传至云端时所耗费的时间,要使终端性能获得提高,即云端运行的时间要小于本地运行时间

k(1/s-1/L)<M/N(3)*

2.能否节省能耗

减少任务运行的能耗,提高终端续航能力。

P表示终端的运行功率,由(1)式可得任务在本地运行的能耗:

P(k/s)(4)*

终端上传至M的发送功率是P1,任务在云端执行完成后,移动设备通过网络接收云端返回的结果。用P2表示任务在云端执行时,移动设备与网络保持连接的功率,则计算任务上传的能耗是:

P1*(M/N)+P2*(k/L) (5)

计算卸载要节省能耗,则(4)式要大于(5)式,即

k*(P/s-P2/L)>P1*(M/N)

具体算法分析之后再分享。

-------------------------------------分割线---------------------------------
扇贝打卡第809天
计算卸载决策依据

--------------------------------------分割线-----------------------------------------
今天看见杭州推出了健康码,分为三种颜色,(1)健康为绿色,即可以自由通行;(2)需要隔离7天的黄色;(3)需要隔离14天的红色。
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措施,至少比“一刀切”的方式好,这种无期限的等待解封真的太难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