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物联网成为主导后,产品经理将何去何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602531/answer/8735898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个人观点:
1.物联网想发展起来乃至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少则3—5年,难点在于行业没有形成规模,自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政府政策支持却缺乏组织,类似于智能家居的物联网产品成本较高,二三线城市家庭基本负担不起~这种情况制约了人们对物联网的认识接受和发展,当然,物联网还有农业物联网等多种方向发展,作为求职者也是可以选择的,此时的物联网更多的倾向于数据的感知采集和分析,从而制定更好的规划,虽然我不喜欢…
2.物联网体系较大,跨学科范围广,公认的从技术上来划分,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个方面,每一层都需要有人进行管理,如感知层涉及的传感器较多,这需要电子信息方面的知识,而网络层则计算机网络知识较多,应用层又是体系管理架构的能力,所以一个人是撑不起来的,基本是团队协作~
3.产品经理能参与的:基本的原型设计肯定要有,场景设计肯定还是要走,最多的还是应用层方面的实用性要强,物联网是个体系,而不是单独的模型设计技术,如何提升整个体系架构的运作效率,可能是产品经理的重点,另,一直都觉得项目管理能力是pm不可缺少的,尤其在摊子铺得越大的情况下越要对整个项目的进度进行把控~
4.与互联网pm相比,2c的pm较多的情况,物联网中的pm将被2b项目逐渐取代,往往是大公司为了建立一个生态物联网环境与物联网公司进行合作,如公交公司对乘客上下车信息的提示和追踪,酒厂对不同地区酒的爱好销量追踪,简单来说,以商业目标为核心的情况下,用户体验就退而求其次了…
------------————————————————————————————————————————————————————————————————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602531/answer/8747449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粗看这个问题,让我搞不懂?这两者是替代关系么?仔细想想,问得大概是:互联网+(物联网)时代,采用众筹和众包等等扁平化模式后,产品经理作为个人,其作用被边缘化了。所以产品经理存在危机感。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产品经理是一个公司必备的职务。
现在物联网行业还没有进化到可以替代人的阶段。
阶段一:独立产品
阶段二:智能产品
阶段三:智能互联产品(智能联网单品)
阶段四:产品体系(形成智能产品产业纵向链条)
阶段五:行业生态(形成行业内产业横向链条)
以上是Harvard+PTC的总结,实际上无论是哪个阶段,产品经理的作用都越来越大。因为许多体系和生态彼此合纵连横,许多情况下对于产品(尤其是物联网)本身冲击都很大。产品经理来源其实也很杂乱,还有人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实际上,许多机构里都是不懂行的XX在做PM,懂行的却又太拘泥于技术细节。
实际上,每个微小的决定都会决定日后的公司的存亡。这有时候和你的技术背景,从业背景,个人喜好无关。因为太多事情,尤其是外部因素,是无法控制的。而产品也要看你上哪条贼船了。看NOKIA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例子。
实际上,他们还没有总结到以后阶段:
阶段六:行业融合(通过平台融合进行行业间融合,互联网+已经有类似概念)
阶段七:机器智能(通过大数据和分布式计算和机器学习,机器视觉和VR等,完成多个行业的机器智能和自动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