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名高管、半数员工离职,如何再造乔布斯重返苹果神话?

点击上方“****”,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自从创始人 Perry Chen 掌舵 Kickstarter 后,该公司陷入了动荡期,而此次动荡是由最有能力引领公司朝着新方向发展的人——Chen 自己引起的。

7名高管、半数员工离职,如何再造乔布斯重返苹果神话?

【**** 编者按】Kickstarter创建于2009年,总部位于纽约。Kickstarter 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众筹平台,每年都有众多概念新颖的众筹项目在Kickstarter上发布,很多新概念产品也得益于Kickstarter这样一个平台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最终获得投资和推广。自去年7月Kickstarter联合创始人兼CEO Yancey Strickler辞职后,Kickstarter 首席创始人 Perry Chen接管了该公司,并于今年 3 月已成为公司常驻 CEO。但自陈接任公司以来,8名高管中已有7人离职,120 名 员工中约有 50 人离职。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 Perry Chen和员工更是各执一词。

以下为译文:

创业成功人士在科技行业拥有神话般的地位。虽然神话总是很鼓舞人心,但是常常也让人们引以为戒。比如说:Kickstarter 首席创始人 Perry Chen 于去年 7 月从联合创始人 Yancey Strickler 手中接管了该公司,并于今年 3 月说他已成为公司常驻 CEO,但是,据 BuzzFeed News 的了解,他正在疏远员工,并在 Kickstarter 中造成了混乱。

自陈接任公司以来,120 名 Kickstarter 员工中约有 50 人离职。其中 Strickler 的 8 名高管中已有 7 人离职。在接受 BuzzFeed News 的采访中,24 位了解 Kickstarter 的人士说,公司的一位回归的创始人执意认为自己应该独立掌握公司的新方向,从而导致公司举步维艰。

15 名现任和前任员工将回归后陈的态度描述为“幻想中的创始人的神话”——有些创始人坚信唯有他们才能够清晰地预见公司的将来,并克服重重危机。这种事情在科技行业并不罕见,比如 90 年代晚期乔布斯回归苹果的**经历,以及大家深信目前四面楚歌的 Twitter 只有在创始人杰克·多西的引领下才可以起死回生。

陈在接受采访时告诉 BuzzFeed News,“在某种程度上,我一直在犹豫:我要回来吗?事实上,我觉得当初不是很想回来。但我回来了,因为我觉得公司需要我。”他首次在公开场合证实,他将长期担任领导公司一职。

但崇拜创始人文化有一定的缺陷。

在采访中,员工表示陈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公司,包括对计划好的 Kickstarter 的功能突然提出修改,在最后一分钟取消项目的时间表,排斥备受尊敬的员工,并试图以非常奇怪的重新排列组合的方式重组办公室文化。去年秋天,他让一群人穿上恐龙的衣服在办公室里进行了一周的表演艺术。员工表示他自上而下的领导方式引发了很多不满情绪,用一个员工的话来说就是,“很明显陈把公司当成是自己的,而不是员工的。”如果有人持反对意见,他总是显得“很惊讶”,并总是持有戒心。这些员工声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拥有了成熟的企业文化,然而陈却急于想把公司带回创业型的理想主义,最终导致公司陷入混乱。

7名高管、半数员工离职,如何再造乔布斯重返苹果神话?

一位前员工说:“大家觉得他的态度就是:‘我要做一些改变,底下的员工必须支持我,否则他们可以另谋高就了。’”这位前员工还说:“但是,你不能认为你可以取代某些员工就疏远他们,否则也不至于给公司带来重挫。”

Kickstarter 的一位发言人对陈的过于独裁的管理风格提出了异议,而 CEO 本人对此表示不满。他告诉 BuzzFeed News:“我希望尽可能地做出最佳决策,而且我希望投入和合作。对一个领导人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即便缺乏全面的认可或共识也要做出具有挑战性的决定。”

2001 年,陈有了这个众筹的想法,人们可以通过一个在线平台毫无风险地为项目提供资金。2009 年 Kickstarter 成立,并立即得到了飞速发展。一年内,Kickstarter 被时代杂志评选为“2010 年最佳发明奖”之一。两年后,该公司吹嘘说他们向国家艺术基金会捐款超过 1.5 亿美元。2014 年,陈卸任 CEO,成为公司的主席,另一位创始人 Strickler 接管了公司。研究公司 ICO Partners 的数据显示,在第二年,Kickstarter 的用户在近 8 万个项目中投入了 6 亿多美元的资金。这家公司的发展势不可挡。

更重要的是,Kickstarter 将自己定位为一种新型公司:“一切为了创造者的使命”,即在保证利润的同时,尽可能地赞助艺术,这一使命吸引了许多早期的员工。员工说,在 Strickler 接任公司后,他主动关注招聘,并亲自推动多元化作为公司的一项工作重心——当时 Kickstarter 的 8 名高管团队中只有两名是男性。一名前员工将当时公司的文化称为“注重使命”的文化,但“加入了更多实用性”。

2015 年,Kickstarter 向社区兑现了这一承诺,他们将业务模型重组为公益组织,并发誓永远不上市或出售。虽然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是公司摇身变成了文化标杆,一家令人敬佩的新兴创业公司。根据 2017 年 3 月发布的第一份公益声明,该公司参与了各种公共政策问题。它还吹嘘说,大多数员工都是女性,而公司 CEO 的薪水远远低于其他公司相关员工的平均收入。

根据最近 Fast Company 的资料显示,陈将 Kickstarter 重组为公益组织的功劳归功于自己,他说这是他在度假期间想到的。当时他在佛罗伦萨,他不由自主地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记录下他脑海中浮现的一些想法。”一个月后,陈向公司的 CEO 发送了一封长达一千字的邮件,主题为“kickstarter 存在的意义”。

据一位前员工称,将公司重组为公益组织得到了“内部强有力的支持。听起来很像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事业,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7名高管、半数员工离职,如何再造乔布斯重返苹果神话?

 Kickstarter 图书馆

这位员工补充说:“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回顾过去,有消息人士称,转型公益组织证明了陈对他所创办的公司有很大的影响力,无论他是否负责日常运营。

据前员工介绍,在 Strickler 执掌公司的三年里,他一直努力让公司向成熟和可持续性发展。有消息来源称,他是一位优秀的讲故事者和 Kickstarter 传道人;有人表示他“非常受员工的爱戴”。员工们表示,在他的领导下,他们非常认真地工作并十分享受工作。就算 Kickstarter 没有像成立之初那样迅猛发展,公司也是相当稳定的。

一位 Strickler 在任期间就职的前员工说:“公司不太可能会倒闭,去年我们依然在盈利。但是我们没必要一定要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该员工表示,与 Kickstarter 相比,Patreon 等公司(一家更新的以订阅者为基础的融资平台,在过去几个月里赢得了更多头条新闻和更多风险投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

与此同时,Kickstarter 需要面对一个事实:创意项目是公司使命的核心,却不能为公司招贤纳才。自从成立以来,游戏、设计和科技项目累计已超过该平台集资总和的五分之三,一些员工担心 Kickstarter 会沦为 Coolest Cooler 和 Pebble 智能手表等小工具之流。有人称其为“更酷的 SkyMall”。

因此,Strickler 招揽了很多成功的高管,希望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推动公司向前发展。前员工们说,感觉就像公司来了一个成熟的管理团队,这些人曾就职于 Etsy、Artsy、Adobe、Ideo、Google 和 Venmo 等地,拥有多年的经验,懂得如何领导团队,并为公司制定了发展蓝图和新的战略。他们与 Strickler 一起提出了一个新的数字战略,聘请了一家品牌代理机构,并为 Kickstarter 设计了一个新的产品蓝图,其中包括 Drip 计划——作为公司应对 Patreon 的计划。

但是 Strickler 在 Drip 发布之前离职了。他于 2017 年 7 月全面宣布辞去公司职务;之后,陈上台并承诺帮助董事会寻找新的 CEO,同时继续支持 Strickler 聘请的高管。但在 3 月份,陈告诉 BuzzFeed News 他已接任公司 CEO 一职,尽管没有公开声明或书面通知。陈说,早期推荐的 CEO 名单已被搁置,候选人未曾收到面试。

几位熟悉 Strickler 的消息人士表示,他并不想辞去 CEO 一职,但是陈和董事会要求他离开,最后他选择尊重他们的决定。虽然作为联合创始人,Strickler 仍然是该公司最大的股东之一,但在辞职以后,他并没有在 Kickstarter 担任战略或咨询职务。

员工们表示,陈的自我认知的核心是,他自己就可以单独保护公司的理想。

一位前员工说,“我认为最让人失望的是,陈不相信我们会像他一样关心 Kickstarter 的使命。”

消息人士称,陈先生对 Strickler 就任期间公司的发展方向持批评态度。他想让 Kickstarter 与众不同,更加随心所欲,很多员工对此深感失望,因为他们多年的努力让稚嫩的创业公司发展成为了成熟的公司,但是如今却发现这些努力都是背道而驰。一位前员工说:“全世界都前进了,我们却一心想着回到不同的年代,这会从根本上对公司的业务造成重创。”

另一位前员工说:“也许当年陈离开的时候,Kickstarter 还不算一家真正的专业科技公司,但是感觉他并不在乎公司有 100 多人在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努力工作。这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这不仅仅是个有趣的艺术项目。对我们来说意味着养家糊口。”

7名高管、半数员工离职,如何再造乔布斯重返苹果神话?

 Kickstarter 咖啡馆

在陈接管公司的开头几周里,他取消了聘请的代理机构为 Kickstarter 制定的蓝图,并在 Drip 命名这样的小事上坚持己见,即便员工们觉得这个名字并不怎么好听。有消息称陈似乎认为只有他的想法是好的,“陈似乎并不喜欢听取管理团队的意见,虽然他们是一个广泛的咨询群体,因为他们对各自的领域有着一定的理解。”

在一次采访中,陈认为在 Strickler 的领导下,Kickstarter 变得太过官僚化。他说:“随着团队的成长,为员工增加支持和系统是很好的,也是有必要的,但是在过去几年里,Kickstarter 已经开始采用更适合 500 多人大公司的方法。”

他在纽约创业环境中,将 Kickstarter 与其他创业公司进行了比较,其中很多公司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得举步维艰。他说:“我们一直在纽约,这里有一批创业公司,包括 Etsy、Meetup、Foursquare、Tumblr 等。我认为这些公司已经与他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在 Etsy 上市之后,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它开始以股东为中心行事,然后突然解雇了常任 CEO。 Meetup 已被协同组工作方面的创业公司 WeWork 收购。而 Foursquare 和 Tumblr 则遇到了各自的困境。

陈还说:“对我们来说,虽然有过一段时间我们未能达到预期和挑战,但是现在我们可以改正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会负起这个责任,不重蹈其他公司的覆辙。”

但是他的改正尝试并没有奏效。有一段时间,他和他的助手接管了图书馆——一个安静的区域,并播放音乐。后来又有人穿着恐龙的衣服。

起初,员工认为这挺好,就是为了逗乐,但有消息说,那周晚些时候,恐龙们整天都在办公室里闲逛打扰大家的工作。最终,有一天下午,这些恐龙带着一群穿着军装的演员演奏萨克斯风,并跺着脚跳来跳去(BuzzFeed News 的人看到了这段混乱的视频)。一小部分员工当场离开了办公室。

许多员工认为这起事件体现了陈想要“动摇”Kickstarter 的企业文化,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做。不久之后,陈发送了一封道歉电子邮件,解释说他以为在办公室里举行表演艺术会很有趣。

但是,在过去几个月里,彻底搅乱 Kickstarter 的最大原因是不断地折腾,员工们都认为这是陈的错。

有消息说,在陈接管公司后不久,一些管理团队的成员意识到他们无法和陈配合工作。有两位消息人士说,他们看到陈在公司主要监督的项目上做出单方面公司决策时,这些高管倍感沮丧。

两位消息人士说,之后,陈开始在办公室和在距离 Kickstarter 办公室一个街区的他的艺术家工作室内,开展一对一或小组会议,有时在周末。据两名消息人士称,陈向管理团队之外的其他人咨询 Kickstarter 的战略决策。一些高管感觉自己的地位遭到了动摇,被迫辞职。

陈对 BuzzFeed News 说,“我在年终接管公司的时候,几乎没几个需要公开做决定的事情,尽管我对两个正在进行的大型项目做了一些重大改变,”他否认曾经与“公司外的人士”会面,尽管他并未直接否认自己向 Kickstarter 管理团队以外的人士进行过咨询。

自陈接任公司以来,已有 7 位高管离开了 Kickstarter,其中包括:人力资源主管;工程和产品副总裁;高级运营副总裁;首席财务官;法律总顾问和总经理。

一位前雇员说,这些人是“倍受公司上下和业界尊敬,超级能干的专业人士,而陈却不屑一顾。”

陈在回应 BuzzFeed News 的提问时说,“在我接管公司的时候,我是真诚地想与现有的管理团队合作,让公司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有些时候,我感觉对方并不愿意与我合作,而有些时候,我不幸地意识到也许新的领导层可以更好地为公司服务。无论是哪种情况,公司发生这样的变故背后都有很多原因。”

与此同时,陈与 Kickstarter 早期的一些人员走得很近,其中包括第一位员工 Cassie Marketos 现任社区战略副总裁,还有 Andy Baio 和 Fred Benenson 作为陈在 Kickstarter 的同事。为了填补离职的高管留下的空缺,陈聘用了 Sarah Hromack 作为 Kickstarter 的第一位“首席文化官”,Jamie Wilkinson 担任首席产品官。(经三位知情人员的证实,Hromack 在 5 个月后也结束了在 Kickstarter 的任职。她本人没有对此发表评论。)

BuzzFeed News 对 2017 年 7 月 8 日 -2018 年 4 月 3 日期间,Kickstarter 员工变化的分析显示,在大约 120 名员工中有 47 人离职;一位前员工说,公平地说在过去一年中“大约有 50 人”离开了 Kickstarter。这位前员工还告诉 BuzzFeed News 说,在陈回来之前也有人离开,但是在他接管公司后离职率增高了。(然而,Kickstarter 指出,公司规模并没有缩减;一位发言人称该公司自去年 9 月以来雇用了 36 人。)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讲师 Robert Siegel 负责研究战略和创新,他告诉 BuzzFeed News,他不认为过去几个月内 Kickstarter 的离职率和员工的数量属于“正常”。“有可能是因为强大的个性加速了离职,也有可能这家公司正在解决自己的问题。但这种现象肯定不正常。”

多位前 Kickstarter 员工特别强调了引发他们离职的一次事件。2017 年末,两名女性高管同时宣布离职。陈召开了一次全体员工大会,以便员工提问,其中有一位女士问陈,鉴于两位领导人即将离开公司,Kickstarter 是否仍然认可女性的领导。

据五位知情人士回忆说,陈当时回答说,他相信员工已经注意到,他本人就是有色人种,但是他却没有解释如何支持女性领导。据这些知情人士称,他给出了一个“随性”和“漫不经心”的回答,并提到他是如何在纽约市政府的住房中被扶养长大,他以自我为中心和提防的方式将自己塑造成弱势和缺乏基本权利的人。

Kickstarter 对这种回应提出了异议,他们说陈想要表达在公益组织的章程中打击不平等的承诺,这本身是由他发起的,也是根据自己的经历制定的。

陈在回应 BuzzFeed News 关于此次会议的提问时说,“体系的不平等问题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但是我决不会掺杂个人的种族和性别经历,还原类比在本质上会引起不和且毫无帮助。在那次谈话的背景下,我理解为何大家会这么想,我确实造成了误解。”

但是,一位前员工说,这次事件让她对称和 Kickstarter 感到失望。她说:“我当时心想,在这样的公司里,作为一个年轻女性,我能有什么发展?Kickstarter 曾经聘请了很厉害的女性,这些人是我很希望学习也是受业界爱戴的。陈自毁前程,不仅是 Kickstarter 的前程,还有我们所有的前程。”

BuzzFeed News 获得的各种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两年中 Kickstarter 的男女比例几乎相当,但是从 2016 年 12 月 -2017 年 12 月期间女性员工的比例略有下降,种族多样性保持不变。Strickler 就任期间管理团队由 6 名女性和两名男性构成,其中 3 名是有色人种;而在陈接管公司后,管理团队由 3 名男性和两名女性构成,仅有一位有色人种。

在 Strickler 离职前不久,他聘用 Erica Baker 作为公司的第一人工程总监,她是一位科技多样化领域的工程师和倡导者。Baker 告诉 BuzzFeed News:“和一群很厉害的女性合作,女性在公司顶层运营公司?这很了不起啊,我感到很兴奋。”

Strickler 下台后,Baker 改变了注意,她说:“世事往往如此:一旦 CEO 离开公司,下一位 CEO 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使命,整个公司都需要重洗牌。”最终她在 Patreon 找到了一份工作。

当问及公司过渡期的挑战时,陈告诉 BuzzFeed News:“我认为这给每个人都带来了压力。”在 Kickstarter 约 120 人的员工中,仅有 20 人是 2013 年陈离职时的老人,他也照样接受了。他说:“对我来说,一下就多了 100 多个新人,他们也不认识我。”

他还说:“在我进来的时候,我原本希望不要做任何重大改变。事实上,我发现我们需要做出的改变很多,比我们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多。”陈补充说,公司在去年秋天经历的变化“不是针对个人的”,Kickstarter 将“永远欢迎伟大的女性在这里做贡献、成长和发展。”

2017 年底,Kickstarter 的一些员工为最近离开公司的人举行了聚会,这是一次纪念“Kickstarter 老人”的聚会。大家拿着塑料奖杯庆祝过去几个月的变迁。一些前公司高管参加了此次聚会,其中包括 Yancey Strickler。当与会者看到他时,大家都拍手叫好。

尽管离职人员在他们的最后几天中负面情绪满满,但许多人表示他们依然相信 Kickstarter 以及最初的使命:帮忙创意项目,将它们带入生活。员工们表示,虽然这一使命并未实现,但是他们仍然支持公司,无论公司的主张是什么。

一位现任员工说:“我相信我们的公司在全世界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仍然相信公司有机会成为更好的力量。”

在接受采访时,社区战略副总裁 Marketos 告诉 BuzzFeed News:她“可以告诉大家公司在过渡期经历一段艰难时期”,但是她强调说现在“一切尘埃落定。

Kickstarter 的投资人和董事 Fred Wilson 认为,公司的混乱只不过是成长期的阵痛,而且已经被解决了。他在给 BussFeed News 的邮件中写到,“领导人的变动会造成混乱,这太平常不过了。我十分支持 Kickstarter 在公司管理和决策方面做出的选择,我也对陈的能力很有信心,相信他能够带领公司走向成功。Kickstarter 不是个平凡的公司,它应该走一条不同的路,而我作为投资者和董事会成员的身份也与众不同。”

他说得没错。由于 Kickstarter 是公益组织,它没有来自于投资人、股东或创始人的上市压力。

一名现员工告诉 BuzzFeed News,“对于绝大多数公司来说,钱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如果一家需要盈利的公司没有钱,它如何才能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可持续性发展并扩大其影响呢?”

但尽管对于这些问题各方观点不一,Kickstarter 仍然需要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并重新建立那些受创的部门。

一名前员工说,Kickstarter 做出的各种失败的尝试是“公司知识的巨大流失”。

另一名前员工说,“总体来说,Kickstarter 有没有比去年秋天更好一些?我不知道还能糟到哪里去……但公司仍然有一些人在说,这不是我想象中的 Kickstarter。”三名前员工说,公司在过去几个月内面临的混乱,与公司的使命是完全对立的,甚至是“虚伪”的。

正如一名前员工所说,“也许只有在不稳定的地方开始工作,才能在业界出名。”

原文:

https://www.buzzfeed.com/daveyalba/kickstarter-perry-chen-founder-worship-turmoil?utm_term=.cx6yzz10O4#.mlEGXXJyBY

作者:Davey Alba

译者:弯月,责编:张伟

7名高管、半数员工离职,如何再造乔布斯重返苹果神话?7名高管、半数员工离职,如何再造乔布斯重返苹果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