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券商国内展业的限制与可能突破 --一点想法(2)
港股券商在大陆展业,苦于没有政府背书,也无法设立营业部,在客户看不着,政府机构又不支持的情况下,如何建设正面的企业形象,赢得客户的信任?也许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仅笔者的一点想法)
一是维护好百度的搜索信息,即客户只要搜索券商的相关的信息,首先出现的是与券商相关的百科词条,并且百科词条应出现在第一搜索位,券商公司网站出现在第二搜索位。虽然百度出过一些负面事件,但国内网民了解不熟悉的人事物,首选的工具基本是百度。为了给客户留下好印象,百科词条应重点强调:公司是正规公司(如加入香港证监会的挂牌人信息)、客户资金有保障,公司的发展历程及所获荣誉(荣誉最好与证券相关的机构有关,如证券时报评选、交易所交流会议、交易所的科技奖项等)。在客户搜索过程中,百科词条其实算是第三方保证,在侧面向客户展示公司合法合规后,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增加,可能会有兴趣再一步点击官网去了解。
二是官网的制做,如同人的脸面,重要性不再赘述。
以上两点做好了,接下来就是业务推广了,即我们如何找到目标用户,并招揽其开户?
笔者在16-17年曾负责过A股券商的开发系统相关工作,从当时的年龄数据分布来看(2017统计),开户人数较多的年龄段分布在25-31岁。按出生年份来看,开户人数曲线类似于正弦曲线(1999-1962),统计结果与2018年A股股民报告有互相印证之处。
这部分人群,应当作为重点招揽对象加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