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穗HERS | 升职加薪总轮不到你?也许是这里出了问题
作者 | 寇晨 编辑 | Dave 董雯雪
这是禾穗HERS女性商学院的第 002 篇原创文章
前段时间,远在新加坡的闺蜜又向我求助:“我就搞不明白了,怎么在德企还会存在我以前在国企一样的遭遇?”
原来闺蜜的德国老板看她做事认真,工作能力强,极为欣赏,所以把其他同事推辞干不好的工作都分给了我闺蜜。
以前在国内她就是埋头苦干型的技术精英,就是因为受不了责任收入分配不均的现实情况,才毅然奔赴异国求学。
结果现在工作量增多,却没有升职加薪。最糟心的是她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已经连续一个月每天工作12小时。
她说,“每天回到家,脑子都是懵的,一定要静静地坐一会儿才能缓过神来,第二天照常这样。为什么兢兢业业的人,到哪里都要被剥削?”
挂完电话,我心疼极了。闺蜜又陷入到“劣币驱逐良币”的工作环境中了。她的情况不在少数。
如今大部分女性在职场里就是埋头苦干型。兢兢业业数年却得不到应有的认可与回报,这通常和低自我价值感有关。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是职场中的自我价值感。
01
什么是自我价值感?
首先我们来看下自我价值(self –worth)的定义是什么?
Webster词典的解释是:“self –worth : a sense of one's own value as a human being一个人作为人的价值; a feeling that you are a good person who deserves to be treated with respect认为自己值得被人尊重”
自我价值理论认为,个人在生活中的第一优先事宜是找到“自我接纳”,并且是通常通过“自我成就”来找到”自我接纳”,从而感受到“自我价值”。
对于一个人成年人而言,职场是最容易实现自我成就的地方,进而也是最容易感受到自我接纳和自我价值的地方。
那么职业里的自我价值感是什么呢?根据上述定义,我们不妨可以这样来简单理解:你的工作表现让你感觉到满足和有意义,并认为自己值得受到领导和同事的重视与尊重。
到底有什么要素会让你感觉到满足和有意义呢?
02
自我价值感的要素
自我价值理论认为,个人的自我价值模型主要依赖这四个要素
Ability 能力—你能做什么?
Effort 努力—你为此付出了什么?
Performance 表现—有什么成绩?
Self-worth 自我价值感—满足的感受。
前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能让人感觉到自我价值,而“能力ability”和“努力effort”的共同作用可以让“表现performance”变得出色。
然而,以上的理论要素在现实生活中是大相径庭的,女性在职业里的自我价值通常会依赖以下的现实要素来评价:
年龄多大,是否婚育,家庭和事业要平衡
是否有知名度,有多少粉丝,被多少人关注
什么行业背景,是否金融或国企机关的
是否特别富有,能挣很多钱
是否认识很多人脉,很受欢迎
美国知名作家,瑜伽和冥想引导师Stephanie Jade Wong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纠正错误的自我价值感的评价要素,于是她用“什么不是自我价值感的要素”来帮助大家厘清。在她的定义里,自我价值:
不关乎年龄和婚育,没有什么事业会真正受到年龄和婚育状态的影响,它们也不可能影响你作为一个人的价值,那不过是一个数字和阶段状态。
不关乎有多少人在关注或者转发你,而是你的观点是否能启迪别人,同时你也不用迎合你的关注者。
不关乎你做了什么行业,而在乎你是否在这个行业里把工作做的很好并且让你自己感觉到满足。
不关乎躺在银行账户上的数字,即便那个数字是0,你也依旧生活在这个地球上,而生命意义的有无并不是由数字决定的。
不关乎认识了多少人,而是你与他人的关系质量是否友爱互助不消耗。
那么,女性的自我价值要如何健康而合理地体现呢?
03
职场里如何展现健康的自我价值感?
多年前,我曾带过两个实习生。
某个周三下午6:30,东三环边上的写字楼里,团队内部常规培训,别家公司下班挤电梯回家,我们挤电梯上楼加班,刚进办公室,有两位新实习生。
女孩小静,美国top20硕士海归。穿着雾霾蓝真丝衬衫,戴着银框眼镜、珍珠耳环。头发轻轻束起,整洁清新,面前的电脑还亮着;
男孩小宇,国内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白色衬衫,还有点皱,袖口卷到手肘,露出最新款苹果手表,黑框眼镜上方的头发有点自由卷,看着机灵活力,桌上放着一本崭新的笔记本,
两人看我进屋向我微笑示意,在培训前我先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两位在这一个月里有什么目标吗?需要我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小静好像有点懵地看着我,小宇立刻回答道,“我想留下来,跟你们一起工作,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小静这才回过神来也说到,“我想来这里好好学习,希望获得一些成长”
实习期很快过去了,小静做事认真,经常加班;小宇很快和大家打成一片,经常帮大家打印文件,整理资料,见到同事都自我介绍“嗨,我是小宇,新来的trainee,有需要帮助的随时找我”
我们最后留下了小宇。原因很简单,小宇的主动积极,乐于助人不仅感染了我们,还帮助大家提高了工作效率。小静虽然加班多,但大家对她个人以及她的工作成果却没什么具体印象。
小静很像我闺蜜,做事仔细认真,小心谨慎,但在工作中更像一个怕犯错的小孩子。
而小宇就好像已经在单位工作了很久的样子,沉稳不失灵活。
小宇不是名校海归出身,没有小静注重自我形象,工作习惯也没有小静良好。但是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对于自我价值的认同促使他尽力实现目标并获得周围人的认同和尊重。
小宇最后的表现自然是令人满意的。他在职场中的自我价值也就健康自然地流露出来。
肯定有朋友会有这样的疑惑,那为什么不给小静机会呢?她很踏踏实实的啊,工作能力和专业功底肯定不差的啊。
这非常符合中国特色的女性职业价值评价。回到“自我价值模型”的四要素,小静欠缺的就是努力effort和表现performance。
她并没有清晰地定义自己的工作目标,而是把自己当做来学习的学生。她努力的方向就是获得一个老师或者学校认可的好分数,并不一定是一个她自己愿意去努力付出并且可以实现的工作目标。
自然而然地,她在职场中无法树立并实现高自我价值,也无法得到同事及领导的认可。
职场毕竟不是学校,把自我接纳和自我实现的机会让给别人,就更无从谈起自我价值了。
04
女性如何提高职业价值感?
首先,我们必须要打消一个顾虑,职业价值感真的不是一个高门槛的技能。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曾拥有过这份自我价值感。比如中考高考,比如减肥,比如留学,比如完成业绩目标,拿到人生第一笔carry等。
所有为目标努力的过程都是自我价值感的体现。
第二,对自我价值的定义有个客观科学的理解。
真正影响自我价值的因素不是金钱,地位,头衔,粉丝量,而是你对自己能力的认识:为目标努力了多少,有什么样的感受,满足还是消耗?
就如很多“成功人士”一样,金钱,地位,粉丝都是在他完成自我接纳和自我实现过后已经获得的健康的自我价值感的附属品。
而这些附属品还会继续在他们的职业自我价值正面循环里不断累积。
第三,多和上司同事沟通工作目标。
就如我闺蜜那样,也许她认为自己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就理应得到好的回报。
事实或许如此,可如果没有和同事或者上司清晰地沟通工作目标,很有可能这些苦活最后都是为别人做嫁衣裳。
换位思考,埋头苦干,踏踏实实的你作为上司,你是要工作成果还是要工作量?
兢兢业业绝不是缺点。
在此基础上,你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极强的责任心、还有天生就有的女性奉献精神应该是你在职场里可以拥有自信、自尊、和更高自我价值感的资本。
相信我,你值得拥有更高的自我价值感和更广阔的职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