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 workstation Red Hat Linux 安装步骤(外加网络配置能够上网)
第一部分 创建新的虚拟机
1,打开VMwore Workstation ,选择下图的创建新的虚拟机
2.选择自定义安装、下一步
选择下一步
3.这里选择稍后安装操作系统、下一步
4.按照下图参数进行设置,然后下一步
5,位置可以自己改变
6.自己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调整所需的内核数量
7.在这里进行内存的设置,当然这些参数安装成功后还可以进行修改
8.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联网方式,这里选择桥接,相当于局域网里另一台主机
① 采用NAT模式最大的优势是虚拟系统接入互联网非常简单,你不需要进行任何其他的配置,只需要宿主机器能访问互联网即可。如果你想利用VMWare安装一个新的虚拟系统,在虚拟系统中不用进行任何手工配置就能直接访问互联网,建议你采用NAT模式。
② 在桥接模式中,使用VMnet0虚拟交换机,此时虚拟机相当与网络上的一台独立计算机与主机一样,拥有一个独立的IP地址。虚拟操作系统就像是局域网中的一台独立的主机,与宿主计算机一样,它可以访问网内任何一台机器。在桥接模式下,可以手工配置它的TCP/IP配置信息(IP、子网掩码等,而且还要和宿主机器处于同一网段),以实现通过局域网的网关或路由器访问互联网;还可以将IP地址和DNS设置成“自动获取”。
③ 在host-only模式中,虚拟机只能与虚拟机、主机互访,但虚拟机和外部的网络是被隔离开的,也就是不能上Internet。在host-only模式下,虚拟系统的TCP/IP配置信息(如IP地址、网关地址、DNS服务器等),都是由VMnet1虚拟网络的DHCP服务器来动态分配的。
相关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rainman/archive/2013/05/06/3063925.html
9.然后这里直接下一步
10.选择虚拟磁盘类型
这里支持三种
① DE硬盘也叫ATA硬盘,是采用并行传输技术的硬盘。
IDE硬盘优点:价格低廉、兼容性强、性价比高。
IDE硬盘缺点:数据传输速度慢、线缆长度过短、连接设备少。
② SATA硬盘采用串行传输技术,分为第一代SATA和第二代SATA2,其中SATA2可以达到3Gbps, 速度比IDE快多了。
SATA硬盘与传统的并行ATA硬盘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首先是SATA的传输速度快,除此之外,SATA硬盘还具有安装方便、容易散热、支持热插拔等诸多优点,这些都是并行ATA硬盘无法与之相比的。
③ SCSI硬盘,SCSI是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的缩写,使用50针接口,外观和普通硬盘接口有些相似。用在服务器上面比较多,速度快,稳定性很好,比较适合做磁盘阵列。
11.这里我们选择创建新的虚拟磁盘,然后下一步
12.这里选择磁盘容量。一般来说20G足够了
13,直接选择下一步即可
14,单击完成
第二部分 编辑虚拟机
1,正常安装虚拟机后会出现下图效果,这里我提前已经装了一台,所以会有两个;刚安装的是下面这台,选中然后点击编辑虚拟机
2,浏览选中镜像文件后,点击下方的确定按钮
3,开启虚拟机
4,我在这里选择的是图形界面,直接回车即可
5,这里只是测试媒体作用,跳过即可
6,下一步
7,选择安装过程中的语言为中文、下一步
8,选择键盘类型
9,这里直接选择跳过
10.初始化驱动器
11,这里选择自定义分区结构,当然了,以后也可以更改
12,进行新建分区操作
13,具体配置如下
(1)分区设置:
挂载点 大小 文件系统类型
/boot 100M ext3 强制为主分区
/ 12000M ext3 强制为主分区
SWAP 2048M swap
/home 3000M ext3
(2)网卡设置: TCP/IP参数
//这里只是演示一下操作而已,设置以实际情况为准,后面还可以更改
IP: 192.168.1.101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网关: 192.168.1.254
DNS: 192.168.1.254
例如:下图所示进行具体操作
关于linux分区详解: https://blog.****.net/cc_net/article/details/2894510
14,分区创建好后的效果
15,这里选择默认然后下一步
16,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这些以后也可以进行设置,这里只是演示
17,设置区域
18,为根用户设置密码
19,定制软件,这里我选择现在定制,并且我希望有网络服务器额外功能,根据自己需要
20,点击下一步安装Red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安装过程,包括系统内核、字体、管理工具、开发库、服务器等等。需要等待几分钟
安装完选择重新引导
第三部分 重新引导系统
紧跟上一步,然后出现以下界面
1,一些基本配置
为了更好地模拟一些行为和学习,这里选择禁用防火墙
2,这里选择默认就好,下一步
3,这里先不启用Kdump
4,不注册系统,不进行更新
5,创建个人用户,权限有限制,非管理
6,登录系统
输入用户名口令 :用户名可以是root或者普通用户名称,口令为响应的密码
7,系统桌面
第四部分 桥接模式用浏览器上网
1,设置桥接模式连接到外部网络,网卡选择主机正在用的,我选择的是无线网卡
2, 先查看主机的IP、子网掩码、DNS、默认网关
3, 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的子网掩码、DNS、默认网关应该要与主机的一致,IP要跟主机在一个号段里(static模式下)
4,配置网关 /etc/sysconfig/network
若在这里设置了网关,但是你在其它地方也重新配置网关并使其生效,则以其它地方网关为准。
若其它地方没有配置网关,则以这个网关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