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网络,内含Linux下的虚拟机装)
网络的一些基本概念
- 以太网(网络延迟)
- 现阶段成熟的局域网技术有三种:以太网(Ethernet)、令牌环(Token Ring)和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其中以太网技术逐步成为局域网技术的主流。
- 以太网工作过程:
- 帧听信道上收否有信号在传输。如果有的话,表明信道处于忙状态,就继续帧听,直到信道空闲为止。
- 若没有帧听到任何信号,就传输数据。
- 传输的时候继续帧听,如发现冲突则执行退避算法,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后,重新执行步骤1(当冲突发生时,涉及冲突的计算机会发送会返回到帧听信道状态。
- 注意:每台计算机一次只允许发送一个包,一个拥塞序列,以警告所有的节点)
- 令牌环网的基本工作原理:
- 令牌环上传输的小的数据(帧)叫为令牌,谁有令牌谁就有传输权限。如果环上的某个工作站收到令牌并且有信息发送,它就改变令牌中的一位(该操作将令牌变成一个帧开始序列),添加想传输的信息,然后将整个信息发往环中的下一工作站。当这个信息帧在环上传输时,网络中没有令牌,这就意味着其它工作站想传输数据就必须等待。因此令牌环网络中不会发生传输冲突。
- 信息帧沿着环传输直到它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创建一个副本以便进一步处理。信息帧继续沿着环传输直到到达发送站时便可以被删除。发送站可以通过检验返回帧以查看帧是否被接收站收到并且复制。
- 子网:
- 为了便于表达和识别,IP地址是以十进制形式表示的如210.52.207.2,每段所能表示的十进制数最大不超过255。IP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即网络号(Network ID)和主机号(Host ID)。网络号标识的是Internet上的一个子网,而主机号标识的是子网中的某台主机。
- TCP/IP协议 ------ IPV4
- IPv4,是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的第四版,也是第一个被广泛使用,构成现今互联网技术的基石的协议。
- 掩码
- 掩码就是一串2进制 对目标字段进行位或运算。
- IP:
-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正是因为有了IP协议,因特网才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因此,IP协议也可以叫做“因特网协议”。
- IP地址:
- IP地址(英语: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一种在Internet上的给主机编址的方式,也称为网络协议地址。常见的IP地址,分为IPv4与IPv6两大类。
- 子网掩码
- 网络掩码(netmask)又称子网掩码 用于从IP地址中提取网络号或主机号。网络掩码就是结构为网络号全部是1,主机号全部是0的。
- TCP/IP三次握手:
- UDP:
- 只管传输,不管其他的(例如:短信,你不管在不再都能发送,收到没收到不管,只管发送)
- 路由器的作用:
- 用来进行NAT操作
- NAT:网络地址转换;
- 以及分类:
- 原地址转换
- 源地址转换即内网地址向外访问时,发起访问的内网ip地址转换为指定的ip地址(可指定具体的服务以及相应的端口或端口范围),这可以使内网中使用保留ip地址的主机访问外部网络,即内网的多部主机可以通过一个有效的公网ip地址访问外部网络。
- 目的地地址转化
- 目的地址转换可分为目标地址映射、目标端口映射、服务器负载均衡等。目的地址转换也称为反向地址转换或地址映射。目的地址转换是一种单向的针对目标地址的映射,主要用于内部服务器向外部提供服务的情况,它与静态地址转换的区别在于它是单向的。外部可以主动访问内部,内部却不可以主动访问外部。
- 网关:
- 自己的理解:接收传送来的数据,只接收和路由器处在同段IP,并对数据进行打包
- 网关(Gateway)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在网络层以上实现网络互连,是最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网关既可以用于广域网互连,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连。 网关是一种充当转换重任的计算机系统或设备。使用在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或语言,甚至体系结构完全不同的两种系统之间,网关是一个翻译器。与网桥只是简单地传达信息不同,网关对收到的信息要重新打包,以适应目的系统的需求。
给虚拟机配置网络
- 图形的方式打开以太网的设置界面
- 点击Add按钮,弹出提示框,不用选择点击Create,弹出提示框
- 在Connection name 输入名字(这个随意填写部重要),在Device选择选项的内容,如下图:
- 之后在中上方的人物栏选择IPv4 Settings,在Method中选择Manual,并对Address进行编辑,之后点击Save,保存退出
- 测试:虚拟机连接到本机
将真机作为虚拟机的路由器,使虚拟机进行上网
- 真机的配置
- systemctl stop libvirtd.service
- 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 重启防火墙
- systemctl start libvirtd.service
- firewall-cmd --add-masquerade
- firewall-cmd --list-all
- 开启真机后的路由器功能,显示如下:
- masquerade:地址伪装功能,就是NAT
- 虚拟机的配置
- 修改虚拟机的网关为真机的本地ip,让虚拟机通过真机来上网
- 打开/etc/sysconfig/network,并进行配置,保存退出
- 之后重启网络服务,并进行验证
- 测试:在虚拟机上连接百度的IP(180.149.131.98)
- 注意:但是现在大部分网站通过ip访问会被服务器拒绝,因为服务器会进行网址跳转
给新安装的虚拟机配置上网
新安装的虚拟机需要配置ip和DNS服务器才能正常上网
- virt-manager 打开虚拟机管理工具
- 新建一个虚拟机,点击左上角电脑图表上有灯泡的那个按钮,出来的弹框选择第一项(通过iso镜像安装虚拟机),之后点击Forward,进入下一步
- 选择镜像的路径,点击Forward,进入下一步
- 选择默认选项,直接进入下一步
- 将虚拟机大小改为8GiB,点击Forward,进入下一步
- 修改姓名,也可以不用修改选择默认的姓名,点击Forward,进入下一步
- 之后虚拟机会启动,一个选择,我们选择第一项,进行安装
- 选择语言,进入下一步
- 首先选择Date&Time,进入时间选择,之后完成,在点击SOFTWARS SELECTION进入,模式选择,选择Server with GUI (图形化界面)
- 完成后再点击INSTALLATION DESTINATION 选项,进行配置
- 选择:I will configure partitioning ,点击Done
- 在LVM选择框中选择第一项,点击+添加三个目录
![]()
- 选择Done完成,弹出来的弹窗,点击Accept Changes
- 之后就开始安装了,在安装过程中,填写如下图的内容,设置超级用户密码,用户名以及用户密码
- 完成后点击Reboot,重新启动就完成了安装
- 安装好后进入/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目录查看
- 删除ifcfg-ens3,并新建一个同名的文件,路径相同
- 打开新建的文件,并给文件中输入配置内容,保存退出,并重启network服务
- 打开/etc/hosts 文件,配置百度的DNS
- 然后使用命令 ping www.baidu.com的方式连接百度
配置光盘镜像为软件源,并且下载jdk
- 首先查找文件
- 创建两个文件,iso目录存储光盘镜像,rhel7.3目录存储镜像包解压的文件(挂载/iso到/rhel7.3)
- 进入/etc/yum.repos.d/目录,并且删除里边的所有内容
um
- 重新创建一个新的yum.repo文件,并进行配置
- 然后输入命令yum clean all 使文件生效
- 搜索jdk
- 下载jdk
配置网络软件源
- 首先需要安装阿帕奇(目的:为了进行文件共享)
- 启动阿帕奇,设置开机启动阿帕奇,并且将阿帕奇加入到火墙白名单中
- 进入到/etc/yum.repos.d/目录打开文件yum.repo进行配置
- 然后输入命令yum clean all 使文件生效
- 输入命令 mkdir /var/www/html/rh7.3 创建挂载文件,并进行挂载
- 编辑/etc/rc.d/rc.local文件,使开机自动挂载
- 设置当前文件的权限
- 修改/etc/yum.repos.d/yum.repo的内容
- 使文件生效
- 然后就可以通过http://192.168.122.1/rh7.3/访问软件源
- 其他人在/etc/yum.repos.d/yum.repo里面将地址设置为http://192.168.122.1/rh7.3/就可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