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编译后的结构和动态编译重定位,程序编译知识
程序编译知识:
程序被编译后的结构模型如下,正文段(.text):由cpu执行的机器指令部分,通常正文段可共享、只读的;初始化数据段(.data):包含程序中需要赋初值得变量;非初始化数据段(.bss):存放不需要初始化的变量;栈(.stack):保存局部变量和函数每次调用需保存的信息,栈的空间向下增长;堆(.heap):动态分配内存,堆的空间向上增长。
程序装入和重定位知识:
分为绝对装入方式(Abosolute Loading Mode)、可重定位装入方式(Relocation Loading Mode)、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Dynamic Run-time Loading)。
绝对装入方式,在编译时就知道程序在内存中的位置,编译产生绝对地址的目标代码,程序的逻辑地址和实际物理内存地址一致,所以只适用单程序的系统。
可重定位装入方式,编译的目标代码的地址相对于0开始,可以根据内存的额情况将程序装入内存合适的位置,此时程序的逻辑地址与实际物理地址不同,将程序的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内存地址的过程称为重定位。如果一次完成地址转换称为静态重定位。
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将重定位的过程推迟,当程序运行后再执行地址装换,称为动态重定位,为了提高效率引入重定位寄存器存储内存中的其实地址。
可见绝对装入方式产生绝对地址,可重定位装入方式和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产生的为相对地址。
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