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 默认配置语法和日志的format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crazymagic/p/11007037.html
nginx 默认配置
查看有nginx哪些默认配置文件,打开/etc/nginx/nginx.conf文件,查看尾行部分
会默认将/etc/nginx/conf.d/文件下其他以.conf结尾的配置文件都导入到该文件中。
查看/etc/nginx/conf.d/文件下默认有哪些文件
1 |
|
也就是说默认情况下有两个配置文件nginx.conf default.conf
解读 nginx.conf 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主要分为三大块
第一块:
user 设置nginx服务的系统使用用户
worker_processes 工作进程数
error_log nginx的错误日志
pid nginx服务启动时候pid
第二块:(事件)
events worker_connections 每个进程允许最大连接数
use 工作进程数 (设置是epoll 还是select)
第三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
查看文件详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
|
虚拟主机的配置 /etc/nginx/conf.d/default.conf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
|
日志格式
1.HTTP请求
nginx作为webserver和http的代理,处理的就是http请求。
http请求是是建立在tcp基础上的。
一个完整的http请求包括request和response两部分。
request组成:请求行,请求头,请求数据
response组成:状态行,消息报头,响应正文
我们可以在命令行查看一个完整的http请求:
1 |
|
大于号部分是请求部分,小于号部分是响应部分
2.Nginx日志类型
包括:error.log access_log
error.log 主要是处理http请求错误和nginx本身服务错误状态,按照不同的错误级别记录
access_log 主要是记录处理每次http请求访问的状态
日志主要实现方式是使用 log_format
nginx记录的每次信息都可以当做一个变量,log_format就是将这些变量组合起来,记录到日志中去
我们看一下log_format的配置
1 2 3 |
|
我们查看 nginx.conf 配置实例
Nginx大致有三类变量能够记录在log_format 中
- HTTP请求变量- arg_PARAMETER http_HEADER send_http_HEADER(服务端返回)
- 内置变量- Nginx内置的
- 自定义变量- 自己定义的
例子一:获取到request的请求头信息
首先我们编辑配置文件log_format 部分
在保存编辑之后检查配置文件的正确性
1 |
|
检查完成后重新加载服务
1 |
|
然后我们多次请求本机,查看日志输出
1 2 |
|
我们看到已经记录了anget信息。
对于nginx的内置变量,我们可以查看官网信息:
https://nginx.org/en/docs/http/ngx_http_core_module.html#var_status
我们看一下默认的log_format
1 2 3 4 5 |
|
我们看到默认的格式,基本都是单引号 '' 包裹着一些变量,还包括 中划线 - 方括号 [] 作为分隔符一起打印。每个变量都有这含义:
1 2 3 4 5 6 7 8 9 |
|
nginx 全局变量
-
$args
: #这个变量等于请求行中的参数,同$query_string
-
$content_length
: 请求头中的Content-length字段。 -
$content_type
: 请求头中的Content-Type字段。 -
$document_root
: 当前请求在root指令中指定的值。 -
$host
: 请求主机头字段,否则为服务器名称。 -
$http_user_agent
: 客户端agent信息 -
$http_cookie
: 客户端cookie信息 -
$limit_rate
: 这个变量可以限制连接速率。 -
$request_method
: 客户端请求的动作,通常为GET或POST。 -
$remote_addr
: 客户端的IP地址。 -
$remote_port
: 客户端的端口。 -
$remote_user
: 已经经过Auth Basic Module验证的用户名。 -
$request_filename
: 当前请求的文件路径,由root或alias指令与URI请求生成。 -
$scheme
: HTTP方法(如http,https)。 -
$server_protocol
: 请求使用的协议,通常是HTTP/1.0或HTTP/1.1。 -
$server_addr
: 服务器地址,在完成一次系统调用后可以确定这个值。 -
$server_name
: 服务器名称。 -
$server_port
: 请求到达服务器的端口号。 -
$request_uri
: 包含请求参数的原始URI,不包含主机名,如:”/foo/bar.php?arg=baz”。 -
$uri
: 不带请求参数的当前URI,$uri不包含主机名,如”/foo/bar.html”。 -
$document_uri
: 与$uri相同。
例:
- http://localhost:88/test1/test2/test.php
$host:localhost
$server_port:88
$request_uri:http://localhost:88/test1/test2/test.php
$document_uri:/test1/test2/test.php
$document_root:/var/www/html
$request_filename:/var/www/html/test1/test2/tes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