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计划——“关于拒绝”调研报告

无论在大学生活中还是日后步入社会,拒绝都是一个人们都会遇到的问题,拒绝别人或者被别人拒绝的情况也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但是跟据对周围同学的询问,“不会拒绝”对于很多人都是一个困扰。因此我们小组决定对“拒绝”展开调研。

报告主要分为:
第一轮调研、换位思考、第二轮调研、个人思考四个部分。


第一轮调研:
(一)调研目的:
1.了解大家是否有“不会拒绝”的困扰;
2.了解大家在面对朋友的请求和陌生人的请求时的态度是否不同;
3.了解大家关于拒绝他人的好方法。
(二)调研对象:
主要是大一新生
(三)调研方式:
线上问卷
(四)调研步骤:
1.设计调查问卷,明确调查方向和内容
2.发放问卷,收集数据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五)具体内容

1.人们是否有不会拒绝的困扰。

顶点计划——“关于拒绝”调研报告
拒绝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经常都在发生,拒绝虽然可能只是一句“NO”,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有不会拒绝的困扰。

2.对人们面对朋友和陌生人提出的请求时拒绝情况的调查,

假如你的朋友有事求你,但帮他/她会耽误你自己的事情,你是否会答应?

顶点计划——“关于拒绝”调研报告
面对朋友的请求时,62.5%的人会选择提供帮助,而37.5%的人选择不提供帮助。

假如一个并不熟的人甚至是陌生人有求于你,你会怎样做?
顶点计划——“关于拒绝”调研报告
分别占的比例为:
顶点计划——“关于拒绝”调研报告

3.第一轮调研总结与分析
a.尽管会耽误自己的事情,大部分人愿意帮自己的朋友;但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态度就会显得更加客观,会选择视情况而定。
b.一大半人有“不会拒绝”的困扰,表明这是一个挺普遍的社会现象。
c.拒绝他人的请求时,大部分的人都认为直接说明理由是较为恰当的做法。
d.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当我们在拒绝别人时,大多数人选择的不是直接点明理由,而是面对不同的人来选择不同的拒绝方法。此外,还有半数以上的人认为如果第一次没有拒绝别人,在之后拒绝他人就会变得越来越难。


换位思考
(一)求助者和被求助者间的关系界定:
互为朋友/互为陌生人

(二)问题设置:
问题一:
面对朋友的请求时
作为求助者,对方怎样拒绝你会让你觉得较合适?
作为被求助者,你觉得怎样拒绝对方比较合适?

数据展示:
顶点计划——“关于拒绝”调研报告

分析:
顶点计划——“关于拒绝”调研报告
顶点计划——“关于拒绝”调研报告

问题二:
面对陌生人时
作为求助者,对方怎样拒绝你会让你觉得较合适?
作为被求助者,你觉得怎样拒绝对方比较合适?

数据展示:
顶点计划——“关于拒绝”调研报告
顶点计划——“关于拒绝”调研报告

顶点计划——“关于拒绝”调研报告

(三)换位思考总结:
1.无论是在面对朋友的请求还是陌生人的请求时,大部分人都认为直接说明不能提供帮助的理由是比较恰当的拒绝方法。
2.在面对朋友的请求时,选择说明拒绝的理由的人占大部分。在面对陌生人的请求时,委婉拒绝则占了大部分。
3.在同学们换位思考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即使是面对同样的问题,双方对这一件事的看法不同,或双方的价值观不一样,都会对你是否拒绝,拒绝的方式产生影响。


第二轮调研

(一)调研目的:
1.梳理关于拒绝的生活情景与个人价值观的联系;
2.分析“难以拒绝”的原因;
3.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
(二)调研对象:
身边的朋友,同学
(三)调研方式:
面对面地交流与询问
(四)调研步骤:
1.列举一些生活情景,并询问朋友认为哪些请求合适,哪些不合适:
同学让你帮忙写作业
朋友让你帮忙捎快递
远房亲戚执意要来看你或执意让你去家中做客
同学让你上课时帮他签到,或签到时提醒他,而自己却不来上课
同学让你考试的时候把试卷往旁边挪一挪
同学请你帮他体育打卡
同学身体不舒服,让你帮他买饭
亲戚说:“看你是个学通信的,我家里拉电缆的时候电缆不用我们买了吧。”
2.寻找身边有“不会拒绝”困扰的同学,询问他们难以说“不”的原因
3.总结分析所有数据,得出解决办法
(五)结论:
1.每个人都有自己评判是非的标准;
“该不该做”与“会不会做”常常因为我们有情感而无法保持一致;
在选择拒绝与否的时候,应遵从自己的内心,坚持原则与自我;
若在意的人的请求严重背离你的观念,适时劝告,善意提醒。
2.难以拒绝的原因:
碍于情面难以拒绝
乐于助人,有责任心
怕别人知道自己能力不行,怕失去机会
害怕发生冲突
害怕失去友谊
3.可能的解决办法:
1.要克服自己心理上的“不好意思”,坚持自己的立场;也要站在他人的角度,不伤害他人,可适当妥协。
2.要因人而异,考虑对方的性格等因素,再决定要直接拒绝,还是委婉拒绝。
3.如果对方提出的要求你认为不合适,应当点明,委婉地劝说。
个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