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E模板兴趣班第八期任务小结

 

作者 :欣欣

    第八期的作业一共收到14份,有几位新同学加入(此处掌声欢迎~~),希望新老同学们都能够坚持,我们一起学习和进步。

    一、题目说明

     这一期的题目是对不同时相的同源点数据做比对检测,提取两个数据中差异的部分(包括属性变化点、移动点、新增点、删除点),通过这个作业大家可以学习和掌握同源点数据变化监测的方法和技巧。

     同源的释义:同源是指不同时相数据的数据来源相同,数据测量精度、坐标基准等相同,前后时相中未变化的数据的空间位置和属性完全一致。

      数据说明

      两年的同源兴趣点数据:2013.shp,2014.shp。根据这两个数据发现数据的变化情况。

数据变化情况分四种:

      1、属性变化点:即空间位置相同,NAME值发生变化的点;

      2、移动点:即空间位置不同,NAME值相同的点;找到移动前的点和移动后的点,并且把移动前的点和移动后的点放在不同的图层中;

      3、新增点:排除1,2两种情况后,在2014.shp中有,2013.shp中没有的点;

      4、删除点:排除1,2两种情况后,在2013.shp中有,2014.shp中没有的点。

      作业要求:

      对上述四种情况进行检测。(高级要求:对于移动点,生成移动前后的轨迹线。)

      所有检测结果保存到同一个Geodatabase MDB中,不同情况的结果存放到不同的图层中。

      提示:首先统一坐标精度。

二、题目分析

     该题目是基于同源数据做检测,前后时相没有发生变化的点空间位置和NAME属性完全一样,在FME中直接用Matcher就可以把未发生变化的点提取出来。不能匹配的点则按照数据说明中的4种情况进行区分。

      根据这4种情况进行分析:

      1)  首先过滤没有变化的点,通过“空间位置+NAME”进行判断。相同的则为没有变化的点,直接过滤不进行后续比对;不同的点则包含需要结果需要的4种情况;

      2)  接着判断属性变化点,判断规则是“空间位置相同,NAME属性不同”即为属性变化点,未通过这个判断条件的继续后面的判断;

      3)接着查找移动点,对所有点做“NAME值判断,NAME值相同的则为移动点,NAME值不同的则包含新增点和删除点。

移动点根据数据来源判断,如果是前时相来源的点则是移动前的点,如果是后时相来源的点则是移动后的点。

根据匹配标识属性,对同一组移动点按照移动前到移动后的顺序进行连线,生成移动连接线。

      4)最后对NAME值不同的点进行判断,属于前时相来源的点则是删除点,属于后时相来源的点则是新增点。

作业流程图如下:

FME模板兴趣班第八期任务小结 

      在完成本次作业的过程中,最直接的方式和最容易让人想到的方式就是使用Matcher。不过也有一些同学尝试了用Matcher之外的方法来完成,下面对大家的作业进行分析。

三、  作业情况

      本次一共收到14份作业(这个题目是我出的,之前已经用Matcher以及ChangeDetector做过,基于懒筋长期存在于身体之中,所以这次偷懒没有做作业),作业概括和分析如下: 

         FME模板兴趣班第八期任务小结          

         FME模板兴趣班第八期任务小结       

         FME模板兴趣班第八期任务小结       
         FME模板兴趣班第八期任务小结          

         FME模板兴趣班第八期任务小结      

          FME模板兴趣班第八期任务小结  

          FME模板兴趣班第八期任务小结

     四、小结

     1、  本次作业的方法主要是两个大的方向:第一种采用空间判断转换器和属性判断转换器;第二种是提取坐标保存为属性,然后进行纯属性比对。

     2、  在空间判断+属性判断中,又分为两种主要的方法:PointOnPointOverlayerMatcher。通过PointOnPointOverlayer中设置点的叠加容差为0.001进行空间判断的结果与使用CoordinateRounder3+Matcher后的结果会有一点差异。分析后发现是由于容差导致的,在Matcher方法的移动点中,会有移动距离差不多为0.001的移动点,这一点在“向左向右”的模板中有体现。

     3、    纯属性判断的过程主要还是使用FeatureMerger判断,不过判断的时候输入的数据根据大家的逻辑不同而不同。

     4、    数据轨迹线的生成还是需要考虑连接线方向一致性的问题,而且“向左向右”和“Because of you”还考虑了连接线的末端显示,值得点赞。

     5、    对于这次作业提供的数据,由于对精度设置的不同以及采用的方法不一致,所以结果不是唯一的,主要体现在移动点的数量。

      6、    实际的数据比对比这些情况会更复杂,希望大家通过这次作业能够掌握一些转换器的使用、和大致的思路,在具体应用中再根据数据情况具体分析。

      7、    点评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每看一份作业都让我收获很多,由于作业先后顺序的关系以及对每份作业的理解程度,有的出现的相同的问题并不一定重复说几次,也有的问题可能没有评到,或者有的理解不一定正确。只是希望通过我的理解让大家也能学到更多、收获更多。

      通过学习这次大家的作业,发现FME真的是体现每个人特点的好工具,即使大致的思路和使用的转换器都基本一致,实现的过程       还是会根据每个人的思维而不一样。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让我收获和学习了很多。

      谢谢每一份作业,谢谢~~

                                                                                                       

第八期作业及小结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