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递归-极客时间笔记

递归操作是一种非常高效、简洁的编码技巧,在代码中的表现就是方法调用自己本身。

递归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

1、一个问题可以分解为几个子问题的解;

2、这个问题与分解之后的子问题,除了数据规模不同,求解思路完全一样;

3、存在递归终止条件。

 

写递归代码的关键就是找到如何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的规律,并且基于此写出递推公式,然后再推敲终止条件,最后将递推公式和终止条件翻译成代码。

递推公式是第一步,人脑对于一层层嵌套的循环往往很难想明白,不要让自己陷入一层层的递归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层的分解上,先假设子问题已经得到解决,那么通过子问题如何来解决最终问题(这就是推导公式的过程)。在解决大方向公式后,再考虑终止条件,也就是这个递归公式在向内“递”到什么时候失灵,需要我们来设定最里层的求解值。然后从最里层开始往外“归”,验证终止条件是否已经足够。

递归代码要警惕堆栈溢出

函数调用会使用栈来保存临时变量。每调用一个函数,都会将临时变量封装为栈帧压入内存栈,等函数执行完成返回时,才出栈。系统栈或者虚拟机栈空间一般都不大。如果递归求解的数据规模很大,调用层次很深,一直压入栈,就会有堆栈溢出的风险。所以递归方法的适应场景不能涉及太深,可以直接在调用递归函数太深时直接抛出错误。

递归代码要警惕重复计算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递归-极客时间笔记

从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f(3) 就被计算了很多次,这就是重复计算问题。解决办法就是将求解过的f(x)保存起来,在再次需要求解的时候先进行查询,没有查询到结果的情况下才计算。

除了上面说到的两点,函数调用也是存在时间消耗和空间消耗的。所以说递归有利有弊,利是递归代码的表达力很强,写起来非常简洁。虽然我们能够通过迭代循环的方式改写递归,但这样就类似之前说的写递归公式的思维陷阱,想不明白所以情况的话很难写清楚。在开发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否需要用递归的方式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