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一些总结

今天的一些总结

    今天整理了一个核心系统的迁移历程,内心真是感慨,整个事情的推进和进展虽然一再延迟,到目前为止都有了阶段性的成果。 

    如果让我来总结最大的收获,我觉得就是迭代的思维了。 迭代能够起到缓冲缓存的作用,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可以分阶段来实现,迭代能够让这个过程可控。如果大家看不到一个大而全的平台,逐步完善和迭代,那么最开始的一定是简陋,单一的,有了骨架有了羽毛,也就逐步丰满起来,所以我对于一步到位的大而全是天然免疫。 

    性能优化里的一句很经典的总结就是“平衡”,我觉得这是一种更加通用的思维,平衡不意味着妥协,但是可以通过迭代让这个过程可以接受。

    然后第二个通用的感受就是做事情的目标感。如果我们投入了精力做一件事情,但是这件事情的目标感不强,那么这件事情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会让自己失望,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有什么意义,这件事情对公司有什么好处。这些问题是要考虑的,如果你没考虑,领导也会问到你。 

    以前希望是一个安安静静做事情的人,那些世俗的理由和说辞不用太过于注意,但是显然做事情的事情可以分为三个维度来考虑,一个是对于公司和领导,第二个是对于个人,第三个是对于公司的同事。 也即上中下三层的一种平衡。

    从上来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齐心的团队,有一个统一的对接人或者口径,在传达理念和工作协调方面是极好的。

    同时做事情也需要领导的理解和支持,这不是表面的话,理解是知道你在做的事情,并且能够基本认可你,而支持就是实际的帮助了,如果没有这些做事情一定会比较艰难,而且就算做了,还不一定认可,那就太悲催了。 

    同时在公司里面,也要考虑团队的文化。 用一个朋友总结的话,最怕的情况就是:外行领导内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如果是这种情况,你要做的工作就会更多。 现在的行业变化已经很大了,我们是在维持业务稳定的前提下,是跟上时代,还是引领时代,这些主要看个性,更多是领导的个性,如果激进型,那么就会放权去做很多事情,如果是求稳型,多多少少意思一些。

    对于个人来说,其实相对来说更加灵活。比如我今天要看一部电影,那么自己肯定会说,看吧。如果要学习,自己可能还会犹豫一下,但是相对来说,这种节奏是完全自由的。

    对个人的能力要求,其实有一个点就是举一反三,这个事情的意义就在于,你可能没有经历过那么多的问题,但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触类旁通的把几类问题都总结出来了,虽然每解决一个问题都很累,但是积累下来,这个效果不得了。 

    对于个人来说,要耐得住寂寞,要忍受得住诱惑,很可能会有默默的付出的情况。可能很多事情做与不做和你压根没什么好处,但是如果做了,还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同时也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些本职之外的事情。如果什么事情都要奔着一个利字,那么就太纯粹了,纯粹的有点傻。

    从下来说,至少你得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权威性。我觉得这个部分的要点就是以身作则,如果自己都没法做好,那就不能指望别人也能够按照这个方式来做了。比如我本身不鼓励加班,但是我希望有限的时间里能够高效的工作。

    很多事情都是从细节上表现出来的,如果你觉得无所谓,或者那就这样吧。其实对于其他人来说,也完全可以这样,该严谨的时候马虎不得。

对下不大好的一种方式就是 只讲不练,公司是希望这件事情能够做成, 但是怎么去落实,其实就很难去限定了。我们如果只是说说,而没有能力把这些转化出来,那么下面的人也不一定服你,或者这个事情你自己压根也没想清楚,就没法要求那么多了。

    另外一个重点就是其实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缺一个真正愿意给你帮忙的人,如果踏踏实实针对性指导你,几句话,几个例子可能就能让你茅塞顿开。如果我们看书学习,其实是一个完全体系化的过程,而小范围的针对性帮助和提醒就会极大的提高这个转化效率,如果我们的工作中有这样的一些人,要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