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第二部分:压力分析

为了与2009、2010年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压力分析部分也分别从压力源、压力感受以及压力应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压力源分析

就业压力源分为4个维度:家庭、学校、用人单位、个人,每个维度分别有3道题目,一共包括12道题目。


【转】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图2-1 不同维度压力源的得分

由图2-1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就业压力的归因方式上依旧存在明显的“怨妇”现象:在参与调查的人群中,虽然四个维度的因素都能明显导致就业压力,但相对而言,以来自社会(主要指用人单位)的压力源得分最高,随后依次是家庭和学校,而以来自个人方面的压力源得分最低。具体而言,多数人认为父母和家庭对找工作帮助有限,学校教授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用人单位选拔的不公正、用人单位要求过高等,成了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来源;而就自身而言,他们较少认为就业压力是由于自己的不优秀造成的。

这种把就业压力更多的归于外部因素(社会、家庭、学校)而弱化内部因素(个人)的影响,一方面,说明当今大学生可能拥有足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他们的责任心与自身的实际就业竞争力等个人素质还有待加强。这一点与2009、2010年的调查结果都十分相似。

【转】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图2-2 不同学历的压力源

【转】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图2-3 不同入职阶段的压力源

这种不顺时的习惯性外归因倾向,不仅在不同学历的被调查者中普遍存在,而且,也不受入职阶段的影响。

其中,在不同学历的被调查者中,专科生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都明显高于其他学历的人群。尽管最近几年来专科生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但由于专科生在就业的绝对竞争力以及个人发展上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感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乃至个人方面的压力高于其他高学历的人群也就不奇怪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往届毕业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人群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入职阶段的人群,尤其是在社会维度上,这类人群的得分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峰值。事实上,在就业政策、就业的关注度等方面,往届毕业而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人群确实明显处于不利位置,加上自身能力与自信心的限制,以及就业不顺等的综合影响,在就业方面的难度相对也就更大,因此,此类人群的就业问题应该引起各相关部门的更多关注与重视。

【转】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图2-4 不同性别的压力源

对于不同性别的求职者来说,他们在家庭与学校两个维度压力源的感受上没有明显不同,而在社会与个人两个维度上:女性求职者感受到的压力略高于男性求职者,但与2010年相比,这种性别上的压力差异已明显减小。

【转】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图2-5 选择不同工作地点取向的压力源

由图2-5可见,倾向于选择乡镇作为工作地点的被调查者,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压力源上的得分都比其他人群高,其次是选择县级城市、地级城市、省会城市的被调查者,而倾向于选择直辖市作为工作地点的被调查者,他们的压力源得分反而最低。其中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尽管在不同的环境下工作都会有各自的压力,但相对而言,城市环境尤其是直辖市、省会城市的竞争相对激烈、生活成本较高等,选择这几类城市工作环境需要具备更强的抗压能力;而乡镇的工作环境相对最为宽松,缺乏激烈竞争的鹤立鸡群的感觉可能会冲淡已有的高压力感觉。对于求职者来说,如果在求职之前或过程中已经感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压力源得分偏高),那么,很自然地会倾向于选择一个相对宽松的压力小的工作环境。

至于这些被调查者为什么会有较高的压力源得分,如何降低他们的压力源分值,以及如何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如何让他们在更合适的环境下成长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社会各界进一步共同关注的课题。

二、压力感受分析

就业压力感受共分为3个维度,分别为压力导致的生理、情绪和行为感受。每个维度各2道题目,共6道题。

1、压力感受总体分布

【转】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图2-6 压力感受总体分布图

(纵坐标-频率;横坐标-得分)

21 就业压力感受分量表上的总体得分情况

平均数

18.00

中位数

18.00

标准差

7.36

最小得分

6

最大得分

30

比较2009、2010、2011三年的调查结果发现,2009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感受平均得分(19.12)远高于中位数(15),揭示了当年的大学生感受到了过高的就业压力,他们的心理、生理以及行为指标等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就业压力的影响;而在2010与2011年的调查中,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感受基本上呈正态分布,并且,压力感受的平均得分(2010年为17.80;2011年为18.00)与中位数(18.00)基本吻合,表明这两年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感受在总体上已趋正常,并较2009年为低。由于*以及各级地方*在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初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因此,相比较2009年的就业形势,2010、2011年的大学生就业压力显得相对缓和,大学生感受到的实际就业压力趋于稳定。

2、总体人群的压力体验

【转】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图2-7 总体人群的压力体验

由图2-7可以看出,在衡量压力大小的三项指标上,以情绪体验最为突出。这与2010年的调查结果非常相似。对于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被调查者群体来说,因为压力而导致情绪过度起伏,因而更多地表现出情绪症状,因此,如何提高年轻人的情绪管理技能与情商,以有效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促进年轻人的自身成长,依旧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乃至年轻人自身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3、工作地点与压力体验

【转】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图2-8 工作地点与压力感受

图中可以发现,倾向于选择“乡镇”作为工作地点的人群,他们在情绪指标、生理指标以及行为指标上的压力体验都相对高于其他选择的,其次是县级城市、地级城市、省会城市,相反,倾向于选择以直辖市作为毕业后工作地点的人群压力体验反而最低。这与图2-5所得结果完全一致。换一句话来说或许更容易让人理解,即:压力大的被调查者更倾向于选择去乡镇工作,压力小的被调查者更倾向于去直辖市工作。

在全部工作地点的选项中,直辖市与乡镇是两个极端的环境,前者以竞争激烈、生活成本高为主要特点,在此环境下工作显然会感受到更高的压力,如果被调查者本身已经感受到了相对较高的压力,更多的人可能就不再会倾向于选择这样高压力的工作环境;而乡镇的工作环境,表面看来似乎压力更小,对于本身压力大的被调查者而言,选择这样的工作环境似乎能够平衡自身较高的压力感受。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近年的多项就业优惠政策都是鼓励毕业生下基层,这些政策可能逐渐吸引了上述被调查者。事实上,乡镇的工作环境同样也会有许多挑战性,比如工作条件相对差、世俗舆论的社会价值相对较低等,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尤其是心理抗压能力的要求同样也是很高的。

4、不同学历人群的压力比较

【转】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图2-9 学历与压力

在四类被调查人群中,以硕士学历的人群压力感受最为强烈,尤其是硕士的情绪指标最为突出;专科生与博士生的压力体验相接近,都略低于硕士生,本科生的各项压力体验最低。

连续三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四类求职者中,硕士学历的求职者所感受到的压力体验始终最高,2011年的博士生求职者所感受到的压力也有增加的趋势,而本科生求职者的压力感有下降趋势,专科生求职者的压力感没有明显变化。

5、不同入职阶段的压力比较

【转】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图2-10 不同入职阶段的压力体验

与不同入职阶段的压力源相一致,往届毕业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被调查者所体验到的三项压力指标都呈现出“一支独秀”的现象而显著高于其他人群的压力体验,其次是应届毕业生、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而1~3年级的在校低年级学生所体验到的总体压力最低,只是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还有待加强。由此可见,在关注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就业贫困户”——往届毕业尚未入职人员的关注。

此外,过低的压力并不一定代表正常,适中的压力体验才最有助于个人的成长。1~3年级的在校生过低的就业压力体验,很可能因为他们没有或者相对较少接触社会尤其是直接求职,因而未能充分而直接感受到“就业压力”有关。因此,低年级的在校学生应该适当增加校外兼职或实习体验,适当的提前感受就业压力,以增强他们将来应对实际就业压力的免疫力。

6、性别与压力体验

【转】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图2-11 不同性别的压力

从图中可以看到,男性与女性在情绪指标上都有相对高的得分,但女性被调查者在情绪、生理以及行为三项指标上的压力体验得分都相对较高,尤其在情绪指标上的体现更为明显。女性的敏感特质或许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但也提醒了我们应当加强对就业中性别歧视问题的关注。

三、压力应对分析

能否有效缓解压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所采用的压力应对方式是否合理。在就业压力应对的题目设计上,我们选择了两个维度,即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各两道题。

1、总体的应对方式

【转】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图2-12 积极应对方式总体分布图

【转】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表 2-2 积极应对方式分量表总体得分


【转】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图2-13 消极应对方式总体分布图

【转】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表 2-3 消极应对方式分量表总体得分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总体的被调查人群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平均数(6.7)略低于中位数(7),而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平均数(5.4)略高于中位数(5),表明参与此次调查的大学生在选择缓解压力应对方式时,更多的人倾向于(或习惯于)选择消极的方式;这与2010年的结果基本相同。因此,在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学校以及其他相关就业指导机构除了为求职者提供具体的就业信息、提高求职者的就业机会之外,还应该增加求职者心理层面的引导,以引导他们在应对各种压力时采用更积极的应对方式,并形成相对稳定的积极的应对模式,从而提高求职者应对就业压力的能力,最终实现顺利就业,并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2、应对方式与压力

【转】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图2-14 消极应对方式与压力得分

从图2-14中我们可以看到,被调查者的消极应对方式与压力感受得分几乎成直线关系:消极应对方式的得分越高,其压力感受的得分也越高,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602。当遇到就业压力而无法沉着冷静地应对时,大学生将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而在就业压力感更大时,大学生又往往容易选择“回避”这样的消极方式来应对。此结果也揭示了消极应对是目前大学生更常采用的压力应对方式。

因此,对于觉得压力大的人群而言,改变消极的压力应对方式,采用积极有效的压力应对方式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3、兼职与压力

【转】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图2-15 兼职与压力

进一步比较数据,我们发现有兼职经历的被调查者在个人压力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无兼职人群。事实上,兼职的行为本身就属于一种积极应对,而这种应对方式在提高个人能力的同时也可以起到减少个人方面压力源的作用。对比全部数据,发现消极应对方式与个人压力源成微弱相关,即随着消极应对方式的上升,个人压力源也会加大,二者相关系数0.46。

4、入职阶段与压力应对

 【转】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图2- 16 不同入职阶段的积极压力应对得分


【转】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图2-17 不同入职阶段的消极应对得分

从图2-16、2-17中可以看到,在压力应对方式上,往届毕业而未入职的被调查者积极应对的得分明显偏低、而消极应对的得分明显偏高;前面图2-10“不同入职阶段的压力体验”显示:往届毕业而未入职的被调查者所表现出来的压力体验在所有被调查者中也是最高的。对于往届毕业而未入职的求职者而言,消极的压力应对方式与偏高的压力体验,两者互为因果而形成了一个压力的恶性循环。因此,对他们而言就更有必要养成积极的压力应对模式,只有这样才可能打破压力的恶性循环,在逐渐缓解压力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最终形成压力的良性循环。

5、职业规划与压力

【转】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图2-18 职业规划与压力源

【转】2011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二)
 

图2-19 职业规划与压力体验

对比不同职业规划与压力体验以及压力源的关系不难看出,毕业后选择“等几年再说”的被调查者在压力源以及压力体验上的得分均比其他人群高,这类被调查者可能因为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选择“等待几年”这种看似缓冲而实则是回避压力的消极应对模式,最终不仅没有缓解就业压力,反而增加了压力源以及压力体验。相对而言,毕业后选择“考研”的被调查者所感受到的压力源最少、压力体验最低,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似乎“考研”是最轻松的应对就业压力的方式。然而,连续几年的调查结果所显示的“硕士生所感受到的压力体验最高”,反过来进一步说明:如果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考研也只能暂时缓解就业压力,读研期间的压力以及硕士毕业之后同样面临的就业压力,只会让他们更长时间、更高程度地与他们所想回避压力相伴。因此,盲目考研显然不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正确方法。

同时,对比图2-18的压力源得分不难看出,高压力人群中来自社会的压力源最大,因此要解决就业压力问题,创造一个更好的就业环境、社会各个层面对求职者的包容、理解与支持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本报告第三部分连接:http://tielin84.blog.163.com/blog/static/438148201155104119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