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讲故事读书会】1章读书笔记
第一章 上下文的重要性
1.1探索性分析和解释性分析
- 探索性分析:理解数据并找出其中值得关注或分享给他人的精华
- 解释性分析:花时间将数据抽象为受众能够消化的信息
1.2对象、内容和方式
- 你在和谁沟通?
- 你希望受众了解哪些内容或者做什么?
- 如何用数据表达自己的观点?
1.3对象
1.3.1你的受众
细分受众,识别决策者
1.3.2你自己
考虑与受众的关系,以及你期望他们如何看待你
1.4内容
1.4.1行为
你需要受众了解或者做什么?
你是可能是最了解数据的人——你是该主题的专家,基于分析做出具体的观察和推荐时,用数据进行沟通的人需要更为自信。如果真的不适合针对行为提出明确建议,发起讨论也是值得鼓励的,对候选行为提出建议,让受众有东西可以参照。
1.4.2机制
你会如何与受众沟通?
与受众沟通的方法会对以下因素产生影响:①对受众如何消化信息的可控程度②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
可以认为需要披露的细节量会随着对信息消化的可控程度的减弱而增长
- 现场演示
- 书面文档
- 其他方式
1.4.3语气
你沟通时想用什么样的语气呢?
1.5方式
究竟有什么样的数据可以用来表达观点?
1.7询问上下文:实用问题
- 有哪些至关重要的背景信息?
- 受众和决策者都是谁?对他们有什么了解?
- 受众可能对话题存在什么样的正面或者负面偏见?
- 有什么样的数据可以支撑这个案例?这些数据是受众所熟悉的还是新的?
- 有什么风险?什么因素会弱化案例?我们是否需要主动提出来?
- 成功的产出是什么样的?
- 如果时间有限或者只能用一句话告诉受众需要做什么,你会说什么?
1.8三分钟故事和中心思想
1.8.1三分钟故事
如果只有三分钟把必要信息告诉受众,你会讲什么?
1.8.2中心思想
- 必须能陈述你独特的观点
- 必须切中要害
- 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1.9故事板
确立沟通的结构,一个可视化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