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入门产品经理方法论

产品经理具体做什么?产品经理的工作方法是怎样?本文整理总结《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方法论,帮助想从事了解产品经理的“初级产友们”快速入门。

做一个从0到1的产品,过程分为3个步骤:产品分析→产品生产→产品运营。

1.产品分析
这个过程是把产品模型搭建出来,知道要做的产品的具体形态。分为以下步骤。

1.1确定产品概念
做产品第一步要先有产品概念,就是一个idea,这个idea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产品概念的提出,要确定五个基本要素:

1.核心用户(最需要产品服务的是哪一群人,例如:老人、小孩、白领、学生、中产阶级)

2.刚性需求(他们遇到的痛点是什么)

3.典型场景(这些痛点经常出现的场景)

4.解决方案(产品概念)

5.竞争优势(相对已有方案,我针对需求的解决方案有哪些优势)

产品概念提出后,要对其筛选,判断是否可行。可以根据用户反馈或现有框架来判断。

1.2挖掘用户需求-确定解决方案
若产品概念可行,开始采集需求,将表层需求转化为深层需求,从而确定解决方案。

1.2.1需求采集
需求采集的方法有多种,我们摘取其中一种。用图1把需求采集分为四个方向:观点、行为、个体、群体。
一篇文章入门产品经理方法论
图1 需求采集法
纵向是观点和行为,用户说的和做的往往不一致。我们可以通过用户观点来推理更深层次的需求,通过用户的行为来验证我们的推理,再去听用户如何说,在迭代中进化需求的方向和深度。

横向是个体和群体。个体研究可以反应原因,群体研究可以发现现象。个体研究容易以偏概全,群体研究不容易发现本质。通过个体研究和群体研究的优缺点,相结合去发现问题。

四个象限分别代表产品在不同时期的需求采集法:

1.规划阶段:听个体用户说(访谈),确定产品要解决哪些需求。

2.项目早期:听一群用户说(调查问卷),评估需求的优先级。

3.项目实施期:看个体用户怎么做(用户验证),确定优先级高的需求该怎么做,需不需要改进。

4.上线后的优化阶段:看一群用户怎么做,根据用户的使用数据做数据分析,不断改进产品。

1.2.2需求转化
“需求分析”就是指从用户需求到产品功能(解决方案)的转化,转化过程见图2。
一篇文章入门产品经理方法论
图2 Y模型1
“1”是用户需求场景,是用户的表面需求。是需求的第一种深度—观点和行为。

“2”是用户需求背后的目标和动机,是需求的第二种深度。

“3”是产品功能,即解决方案,是实施人员能看懂的描述。

“4”是人性需求,是需求的本质,是第三种需求深度。

对“1”(用户的表面需求)不断深挖,通过1→2→3或1→2→4→2→3路径得出解决方案。

举个身边的例子:我同学刚处一对象,她女朋友邀请另一对情侣一起吃饭,感觉烤串不够吃。他对象说:你再去拿两串。我同学就真只拿了两串回来。事后他学法律的对象说:你只适合做技术!我同学说:我学软件的啊,1就是1,2就是2。

在这里,用户需求是两串烧烤。用户目标是让大家吃饱吃好。人性需求是社交,是尊重,是让男票在朋友面前好好表现实现自我满足。解决方案是拿回来两串烧烤。可见,在这个用户需求场景下我同学不是一个好产品。

如何深挖需求?核心是用心听,不照着做。如何在实战中深挖需求?需要通过不断练习提升聊天能力和用户洞察。有一种叫“攀梯术”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探询式提问来洞察人性。

如何设计功能?核心是解决方案尽量简单。

1.3确定最小可行产品
在1.2中,从一堆用户需求中确定了很多产品功能,接下来,要择优选择做哪些功能。

1.3.1功能分类
随着功能实现程度的增加,通过用户满意度的变化对功能分类,如图3所示。可分为:

1.基础功能(产品必须要实现的功能,无法带来满意,只会消除不满)

2.亮点功能(是忠诚度、口碑传播的基础。功能没做时,用户不会觉得不满。一旦有了功能,用户大为惊喜)

3.期望功能(用户的表面需求,对应图2中的1)

4.无差别功能(功能有没有对用户没影响)

5.反向功能(随着功能实现度增加,用户满意度降低,比如广告)
一篇文章入门产品经理方法论
图3 功能曲线
1.3.2功能的性价比
给功能排序。在功能的背景条件(如紧急程度、功能类别)相同条件下,优先做性价比高的功能,后做性价比低的功能,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功能的性价比 = 功能带来的价值/实现功能的成本。

功能的价值评估,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广度、频度、刚需度。广度:潜在用户数单用户价值。从广度的角度,可以用来判断产品对应的市场容量。频度:需求频次单次价值。刚需度:功能的需要程度。根据广度、频度、刚需度的重要性分配相应的比例,计算出功能的价值。

成本的评估:通常用开发工程师工作量的高低视为成本的高低。计量单位是“人天”(一人一天做的工作量)、“人周”、“月周”。

1.3.3最小可行产品(MVP)的确定
确定最小可行产品遵循以下原则:

1.基础功能必做,要留足资源。

2.在产品初期,先实现个别低成本的亮点。

3.对期望功能,先做性价比高的。

4.无差别功能无须做。

5.对反向功能,权衡利弊再做决定。

最小可行产品(MVP)的表达:产品架构图。

2.产品生产
2.1原型验证
在产品项目执行前做最后的验证—原型验证。或者叫POC(Proof of Concept),产品概念测试。之前的验证是验证用户需求抓的准不准,本次验证是考察用户是否认可解决方案。在这一环节,需要用尽量低的成本,做出某种形式的产品原型或Demo,来让用户试用。制作产品原型的工具和方法网上很多。

原型验证的方法:NPS(Net Promoter Score)净推荐值。计量用户将向其他人推荐某产品可能性的指数。

NPS = (推荐者数 - 批评者数)/总样本数*100%。

确定净推荐值时,问用户“是否会愿意将某某产品推荐给您的朋友或同事”,让用户根据意愿程度在0到10分之间打分。根据打分情况分为推荐者、被动者、批评者。推荐者:9-10分;被动者:7-8分;批评者:0-6分。然后根据推荐者和批评者人数计算NPS值。

2.2立项组队生产
立项组队后,开发人员根据PRD(产品需求文档)做代码方案的设计和评审,然后编码和测试。产品经理在这个过程进行文档管理、流程管理、监控进度等。

3.产品运营
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体现在从需求到功能阶段。运营的核心能力体现在从功能到卖点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