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几种排序(冒泡,插入,选择,快速,)
一、快速排序排大小
基本概念
快速排序(Quicksort)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
快速排序由C. A. R. Hoare在1962年提出。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代码实现
package 快速排序;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Quick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ums[]= {10,3,5,4,1,2,8,7,9};
//3 5 4 7
/*
* 9 3 5 4 1 2 8 7 10 一轮比完
* ------------
* 7 3 5 4 1 2 8 9 10 二轮比完
* ----------
* 2 3 5 4 1 7 8 9 10 三轮比完
* -----------
* 1 3 5 4 2
* (1) 2 (5 4 3)
* 1 2 3 4 5
*/
//从小到大排序
/*
* 假设nums[0]是中间值,要让中间值的左边都比他小,右边比他大。
* 先从右往左找比中间值小的,再从左往右找比中间值大的。
*/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sort(nums,0,nums.length-1)));
}
private static int[] sort(int[] nums, int start, int end)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_start=start;
int _end=end;
while(start<end) {
for(;end>start;end--) {
if(nums[end]<nums[start]) {
int temp=nums[end];
nums[end]=nums[start];
nums[start]=temp;
break;
}
}
for(;start<end;start++) {
if(nums[end]<nums[start]) {
int temp=nums[start];
nums[start]=nums[end];
nums[end]=temp;
break;
}
}
}
//第一轮比完start和end在10的位置。
//接着再比10的两边,和第一轮一样。
if(_start<start-1) {
sort(nums,_start,start-1);
}
if(end+1<_end) {
sort(nums,end+1,_end);
}
return nums;
}
}
测试结果
二、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为什么叫选择排序呢?他的原理就是选择当前的元素依次和后面的元素进行比较,在第一次比较之后就会将我们想要的结果放在首位,然后接着从第二个元素开始依次和后面的元素进行比较。假如说有8个元素,那么试想一下我们到底应该比几轮?答案是7轮,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第一轮比较完已经将我们要的一个数放在了数组的最左边,再一个就是第8轮也就是最后一个元素后面已经没有值了,那么就不用比了。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sortArrayByParity(int[] A) {
if(A==null||A.length==1){
return A;
}
//选择排序
int temp=0;
/*
注意,外层循环控制轮数也参与计算
*/
for(int i=0;i<A.length-1;i++){//最后一轮由于前面已经排好而且最后一轮后面已经没值了,
//所以只需要比A.length-1轮
for(int j=i+1;j<A.length;j++){
if(A[i]%2==1&&A[j]%2==0){//前奇数后偶数,就交换
temp=A[i];
A[i]=A[j];
A[j]=temp;
}
}
}
return A;
}
}
三、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就是两两相比,类似于鱼吐泡泡那种,和选择排序不同的是,冒牌排序第一轮排完就将我们要的其中一个值放到了最后,也就是数组的尾部。和选择相同的是冒泡排序也是少比一轮。而且冒泡排序每轮比完都会得出一个结果并将这个结果放在最右边,所以下一轮比的次数总是会比上一轮少一次。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sortArrayByParity(int[] A) {
if(A==null||A.length==1){
return A;
}
//冒泡排序
//每次都从0开始比,
int temp=0;
for(int i=0;i<A.length-1;i++){//最后一轮没有比较的了,所以少比一轮。
//i只控制轮数,不参与运算
for(int j=0;j<A.length-1-i;j++){//j参与运算
if(A[j]%2==1&&A[j+1]%2==0){//前奇数后偶数
temp=A[j+1];
A[j+1]=A[j];
A[j]=temp;
}
}
}
return A;
}
}
四、插入排序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sortArrayByParity(int[] A) {
if(A==null||A.length==1){
return A;
}
//插入排序
for(int i=1;i<A.length;i++){
int e=A[i];
int j;
for(j=i;j-1>=0&&A[j-1]%2==1&&e%2==0;j--){
A[j]=A[j-1];
}
A[j]=e;
}
return A;
}
}
插入排序排数字的大小代码实现(C语言)
void main(){
int a[]={3,1,2,6,5,9,7,4,8};
int len=sizeof(a)/sizeof(int);
for(int i=1;i<len;i++){
int e=a[i];
int j;
for(j=i;j-1>=0&&a[j-1]>e;j--){
// if(j-1<0){//j左边的牌 没有 j-1<0
// break;
// }else{
// if(a[j-1]>a[j]){//左边大于当前
// int temp=a[j];
// a[j]=a[j-1];
// a[j-1]=temp;
a[j]=a[j-1];
// }else{//左边 小于等于当前
// break;
// }
// }
}
a[j]=e;
}
printf("[");
for(int i=0;i<len;i++){
if(i==len-1){
printf("%d]\n",a[i]);
}else{
printf("%d,",a[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