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备考宝典 - 14】考点汇总 - Chapter 11 - 信息化基础知识
现代科学的“三论”
信息论、
控制论、
系统论。
熵
在热力学中,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而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因而表现为负熵。
信息的特征
客观性、
普遍性、
无限性、
动态性、
依附性、
变换性、
传递性、
层次性、
系统性、
转化性。
信息化定义
从本质上看,信息化应该是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高科技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技术扩散的过程。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材料资源和能源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
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政府信息化的作用和意义
1)能够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效用;
2)对于社会信息化起到示范作用;
3)能够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
4)可以使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5)有利于反腐倡廉;
6)做到信息共享;
7)有利于节约开支。
电子政务的互动分类
政府与政府(G2G)、
政府对企业(G2B)、
政府对居民(G2C)、
企业对政府(B2G)、
居民对政府(C2G)。
电子政务发展的四个阶段
起步阶段;
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
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
网上事务处理。
一个有效的CRM解决方案应当具备的要素
1)畅通有效的客户交流渠道(触发中心);
2)对所获得信息进行有效分析(挖掘中心);
3)CRM必须能与ERP很好地集成。
按照实际应用领域,企业门户可以划分为三类
信息门户、
知识门户、
应用门户。
EAI(企业应用集成)的内容
企业内部应用集成(界面集成、平台集成、数据集成、应用集成、过程集成)和企业间应用集成。
目前市场主流的集成模式有三种
面向信息的集成技术、
面向过程的集成技术、
面向服务的集成技术。
供应链
是指一个整体的网络用来传送产品和服务,从原材料开始一直到最终客户(消费者),它凭借一个设计好的信息流、物流和现金流来完成。
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
是企业对商业数据的搜集、管理和分析的系统过程,目的是使企业的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或洞察力,帮助其做出对企业更有利的决策。
商业智能系统主要包括
数据预处理、建立数据仓库、数据分析及数据展现四个主要阶段。
数据仓库的主要特征
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
数据仓库是集成的;
数据仓库是非易失的;
数据仓库随时间的变化性。
OLAP(联机分析处理)系统架构主要分为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ROLAP、
基于多维数据库的MOLAP、
基于混合数据组织的HOLAP。
数据挖掘(Data Mining)
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可以分为描述性数据挖掘和预测性数据挖掘。
数据总结
继承于数据分析中的统计分析。
聚类
把整个数据库分成不同的群组。
关联分析
寻找数据库中值的相关性。
分类
构造一个分类函数或者分类模型,把数据库中的数据项映射到给定类别中的某一个。
回归
通过具有已知值的变量预测其他变量的值。
时间序列
用变量过去的值来预测未来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