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04《番茄工作法图解下》
前言
这篇文章是紧接上集的实践反馈。文章思路和结构是这样,我把读书04《番茄工作法图解上》里提到的方法删减后适合自己的地方写在了下面。
正文
我们就从番茄工作法的5个阶段说起
※计划:
列活动清单。这里我们要列两份,周清单和日清单。这是第一周我的活动清单,我发现这个清单及其不稳定,不断的在加,不断的在减。如果有些事今天没做完,明天可能又得重新细分计划。无论是复制,还是再写一遍在日计划上,这个过程都很痛苦也很麻烦。
现在,我的做法是只列一个清单,任务清单。大任务,每完成一项,划线一项。通过比较本周完成的事项和学习时间的差别来看本周的学习状态。
※25分钟:
25分钟只专注于当前任务,打扰则记录,离开则作废。对于这一流程,我的做法是番茄时只登录今目标,今目标的打扰和内在打扰是干扰因素。但是,即使把打扰因素降低到这样,每天满满的番茄平均算下来也只有2-3个。经过事后思考,我发现25分钟番茄的确很高效,我刻意练习保证自己的25分钟仍然每天很少的原因是,自己心在学校时,除了在学习计算机,英语等,其他分心的时候太多了。我应该减少的是在学校时其他次重要的事情影响学习的次数。而不是努力想屏蔽一切多做番茄。因为只要你“事多”,即使关网络,手机飞行模式。在你打开网络,关闭飞行模式的一刹那,大量的信息,消息,通知,任务依旧会让你接下来很忙很累。我认为处理这些事有个标准,不忘初心。想想当初是不是来学校学计算机的!其他锻炼的都是学有余力再......那我们可以做到减少事吗?当然可以了,因为事都是自己找的!!!
※当前番茄后
这里主要是记录和存储的环节。这里除了用PC版和潮汐App番茄软件来记录,我的记录方式以前一直是通过日报来体现的。但是有一天心情特别糟糕,日报就断了。坚持了50天,断了就坚持不下去了。断了之后脑子里慢慢想的都是日报的弊端,越来越烦,就越段越久。百味杂陈后,在写这篇博客时,我觉得每天记录自己的学习情况是个正确的事,其他的都不重要了。不写就是偷懒了。从今天起我要继续坚持写,但是不是必须每天一篇了。学习的日子都要有日报的身影陪伴。
※处理
我的做法是清单上每项活动完成,画叉。※可视化
这一环节在日报断了之后就再未使用。悲哀。
尾声
在每个番茄后休息的5分钟我经常不能保证。现在我的想法是不设定必须一个番茄接着一个番茄,只要每天用这些番茄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做完记录就好了,为何要逼迫自己在5分钟之内强行得到充分休息呢?番茄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高效的工具,番茄提高的是番茄钟内的专注和效率,而不是工作速度和完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