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学习(2)--数组、链表和跳表的基本实现与特性
一、数组
- 数组是一段连续地址的内存,使用内存管理器(memory controller)访问,访问的时间复杂度为O(1)。
- 增(删)元素:插入(删除)一个元素,该位置后元素全部后移(前移),时间复杂度为O(n)。
- 数组扩张时,如果原有内存大小不能满足需求,则开辟一块原来大小两倍的内存,用以复制旧数组。
二、链表
- node,有单链表、双向链表、循环链表,pHead/pTail/构造函数。
- 增删不涉及群移操作,移动和修改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O(1)。
- 访问元素节点的时间复杂度为线性复杂度O(n)。
- LRU cache利用链表。
三、跳表
- Skip List,只能用于元素有序的情况。
- 跳表对标的是平衡树AVL和二分查找,是一种插入/删除/搜索都是O(logn)的数据结构。
- 优势是原理简单、容易实现、方便拓展、效率高,在一些热门的项目中来替代平衡树,如Redis,LevelDB(Google,Jeff Dean)
- 跳表是一维数组升维实现的,在思考提升链表插座的效率的过程中,原链表如下:
建立第一级索引:
建立第二级索引:
建立多级索引:
5. 现实中跳表的形态
6.跳表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增加和删除需要维护更新索引,时间复杂度为O(logn),空间复杂度为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