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第三天的一些杂感

国庆第三天的一些杂感

 这是学习笔记的第 1763篇文章

   

  昨天晚上睡觉前刷了下抖音,结果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就跟批奏折一样的刷视频,点个赞就证明这个视频没白看,陆陆续续下来,到现在已经收藏了近900个视频。我们生活里的很多东西都是如此,我已经几个月不玩了,但是对我的生活而言却没有困惑,很多热点或者新闻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渠道获得。

    很多视频觉得好可以收藏,但是其实我也不记得有哪些视频了,如果从一个较为严肃的角度来看,其实那些真正对你有帮助的视频,比如学习视频,我们反而看得少了。 更何况在节假日谈学习,这个难度还不如去景区排队。

    难得的节假日和孩子有了更多的相处时间,孩子的作息还是和上学一样,我们总是在6:30左右被孩子叫醒,然后就得陪着她玩。加上家里还有老人,作息比孩子还要早。所以我们睡懒觉的压力很大,概率也极低。

    子不教,父之过,教育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不学,不知义,在学习上的投入对于孩子和父母都适用。但是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一种相对片面的教育,比如我们肯定不会和孩子抢东西,大多数时候都会让着她,所以很多独生子女的孩子都会有“自私”的习惯,分享对于他们来很难,以为之前没有兄弟姐妹环境下的熏陶,这一节课拉下了。而走入学校或者社会之后,家里能够容忍的事情在社会上就不会存在容忍了。所以在一些情感节目上看到的奇葩的嘉宾,很多都和小时候的教育有关。 

    如果打个比方,我们以编程距离,家庭教育就好比下面的伪代码:

    if xxxx:

        家庭教育内容 + 学校教育

    

而一个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应该包含异常处理;

    if xxxx:

        家庭教育内容 + 学校教育

    else:

         社会教育

就比如英语里的how are you ,我们潜意识的回答就是Fine,Thank you ,and you ?如果你身体不舒服,你就不应该回答Fine,但是这种场景是校园里教育里不足的,一个是缺失,一个是不完善。

孩子的梦

    小姑娘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我的理解来说,基本就是小公主的童话故事,喜欢一些绘画,生活化的兴趣,但是我家孩子比较特别,她喜欢恐龙,虽然我不大理解,但是还是基本支持。

对于男孩子来说,基本都会有一个恐龙梦,我现在还能想起小时候第一次看到恐龙时的惊喜,那个时候开学的时候就会发新书,回到家的时候我就看到哥哥姐姐的新课本,还记得打开他们课本看到恐龙时,感觉真是一种神奇的生活,他们都是庞然大物,看起来一定非常有趣。

国庆第三天的一些杂感

而现在孩子喜欢它,也算圆了自己儿时的一些小想法吧。这部陆陆续续,给孩子买的恐龙都快凑够一个联盟了。 孩子对于恐龙是很认真,她会认真的记住每个恐龙的名字,比如霸王龙,腕龙,长颈龙等等。

国庆第三天的一些杂感

    有时候我就和她在床上模拟小场景,扮演恐龙之间的争斗。在她眼里,霸王龙就是她的好朋友,所以我问她,霸王龙要吃肉,你拿什么喂它? 她想一想说,要不吃你的胳膊吧,你忍一忍。国庆第三天的一些杂感

    早上陪她去公园的时候,让她骑着儿童自行车过去,回来的时候不想骑了,我就说,不骑的话,我就把车锁起来,放在角落里,她立马双手叉腰,然后气鼓鼓的对我说:你再说一遍? 你再说一遍。   大多数情况下,我还是妥协。

国庆第三天的一些杂感

        说完孩子,来说说老人。昨天老爸身体不大舒服,我们就提前回家了,回家之后他们就休息,说药也吃了。 

        今天早上,我希望看到的是老爸已经精精神神的样子,但是他还是时不时哼哼呻吟下,看起来效果不明显,下午吃过饭,我觉得得去医院看看了。 老爸是那种不主动的人,你这么说了,他才比较委婉的回答说,那要不就去医院吧。

    老一代的人和年轻的孩子相比,学习能力要差很多,一来是记性不大好了,孩子现在都能背下来一部分三字经了,而老人学习拼音都得按照周来计算。我教他们学手机,都是全程操作型的,点右上角的图标,点左下角的那个按钮这种教法。

    我觉得一种是和他们之前的生活方式有关,互联网化的生活和他们的交集还是不够多,而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节奏也相对是比较稳定的。所以有时候做事就会比较死板或者是刻板。

    比如老爸看一个之前用过的仪器,算是1.0版本的,现在都升级到3.0了。网上买肯定是最新的了,对于他来说,他只认原来的那个牌子,生产厂家,型号这些都必须要一样才行,为这个我还专门打给客服确认,他才放心。

    在生活上,他们追求的是最高性价比,或者直白些就是最便宜的东西。我给他们装了购物软件,可以看到他们的消费信息,看他们之前的购物清单都是买最便宜的东西,尽管在经济上是完全开放的,但是他们的生活习惯还是一成不变。

    同样是买药,老爸会把周围几家药店的同样一种药都问一遍,然后哪家最便宜,就会固定下来选那一家,如果说我们是随机消费型,他们就是定向专一型。

     晚上去医院的时候,我才知道他喝的那个药对于目前他的身体状况而言已经没有任何效果了,他现在感冒得吃白加黑的那种类型的药,以前的普通保健药已经没有效果了。所以也就是说白天吃的药也就是临时凑合凑合。

    他去看病的时候直接说,大夫,给我输个液吧,上一次生病就是输液就好了,大夫很纠结说,得先查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才能够做后面的判断,再说要输液,他现在也不知道该输什么。从老爸的理解来说,之前的生病效果可以完全复制过来,一问都是两三年前的事情了。所以这次开药的时候,他用手机把药的照片拍下来,意思是下一次生病了就直接买这个药。固执的性子已经根深蒂固了。

    晚上的时候在医院的人不多,去看急诊的也不多,看着那些节假日依旧值班的大夫,心中肃然起敬,包括现在在各个岗位上奋斗的人,你们需要选择工作,来服务更多的人,你们是节假日里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