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概述
因特网
1.概述
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主机(host)。
图解:
2.Internet 和 Internet 的区别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Internet(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 ARPANET
3.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即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
逐渐形成了多层次 ISP 结构的因特网,出现了因特网服务提供者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4.因特网的组成
边缘部分
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核心部分
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图解
5.边缘的端系统的通信方式
(1)客户-服务器(C/S ) , 即Client/Server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
图解:
(2)对等(P2P ) , 即 Peer-to-Peer方式
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只要两个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P2P 软件),它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的共享文档。
图解
6.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是由许多网络和把它们互连起来的路由器组成,而主机处在因特网的边缘部分。
主机的用途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路由器的用途则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的
图解:
计算机网络
1.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2.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
广域网 WAN (Wide Area Network)
局域网 LAN (Local Area Network)
城域网 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个人区域网 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3.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
公用网 (public network)
专用网 (private network)
4.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速率,即数据率(data rate)或比特率(bit rate)
带宽,即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
吞吐量,即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
时延:总时延就是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之和
- 发送时延 , 即发送数据时,数据帧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 传播时延 , 即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
时延带宽积:即传播时延 与带宽的乘积
- 利用率
- 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完全空闲的信道的利用率是零。
- 网络利用率则是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5.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
费用
质量
标准化
可靠性
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
易于管理和维护
6.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定义
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2)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3)主机 1 向主机 2 发送数据 的例子
本人才疏学浅,若有错,请指出
谢谢!
参考资料:《计算机网络 第六版》-谢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