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大产品,小团队》

什么是敏捷

  • 目标是快速响应变化,快速迭代,快速验证
  • kanban
  • Scrum-3个角色,5个会议,3套工具
    SM, PO, Dev Team
    需求澄清会、计划会、每日站立会、评审会、回顾会
    产品功能列表、迭代任务、燃尽图
  • 文化氛围-团队作战,团队幸福感

敏捷的效果

  • 能快速响应变化
  • 能得到很高的产品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美国一个项目2个亿2年没有做完,敏捷后2000万,大半年就完成了
    有人装修房子,一般大半年,还可能有各种问题。但是使用看板和站立会后,2个月又快又好地装修完了。
  • 敏捷能无所不能????

敏捷宣言(四种核心价值)

  • 个体和互动高于流程和工具
  • 工作的软件高于详尽的文档
  • 客户合作高于合同谈判
  • 响应变化高于遵循计划

不做草包族

草包族不是中国的骂人语句

二战期间在南太平洋有一些土人,看到飞机降落在地面,卸下来一包包的好东西,其中一些是送给他们的。
二战后他们仍然希望能发生同样的事,于是他们在同样的地点铺飞机跑道,两旁还点上了火,盖了间小茅屋,派人坐在那里,头上绑了两块木头(假装是耳机)、插了根竹子(假装是天线),以为这就等于控制塔里的领航员了——然后他们等待、等待飞机降落。
他们被称为草包族,他们每件事都做对了、一切都十分神似,看来跟战时没什么两样;但这行不通:飞机始终没有降落下来。这是为什么我叫这类东西为“草包族科学”,因为它们完全学足了科学研究的外表,一切都十分神似,但是事实上它们缺乏了最重要的部分——因为飞机始终没有降落下来。 。

所有的敏捷方法我们都学了,敏捷工具都用了,是不是就敏捷了?

Be Agile, Not Do Agile

如果出现下面的情况,又何来敏捷呢:
  • PO不能有效把关产品价值方向
  • 架构师无法实现产品高稳定性扩展性
  • 成员无法完成本职工作,天天埋雷
  • 工作内容无法度量,工作结果无法度量

高效小团队

小团队的原因

  • 大团队无法快速响应
    协程酒店无线团队,APP开发60人左右,1个月1个版本,产品经理给出PRD,60人一起参加需求评审会,经过需求评审会、需求PK会、范围确认会才能最终敲定版本APP的需求列表。遇到产品需求变更,以及新增需求时,还需要进行change评审会议、昌吉架构评审会议等。团队太大,过程中出现任何一点变化,都需要通知到团队的每个人,沟通成本极高。
  • 大团队,修改一个ui图标,都会需要拉上产品经理、UI、软件工程师、测试等一大堆人讨论很久。可能会需要各种沟通、协调。
  • 虚拟团队 ,沟通协调工作也非常大

敏捷团队

  • 人数较少
  • 3个角色
  • 理想的敏捷团队:
    所有人都是自我驱动
    团队能自我完善,人员职位不是任命的,是主动承担自然形成的

个人敏捷心得

  • 敏捷需要工作内容可度量,工作结果可度量
  • 推荐持续交付的双环理论:
    读书笔记《大产品,小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