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的竞品分析报告入门

先说明一下,这不是一篇讲竞品分析报告的方法论和标准步骤的文章,这里只是汇总了一些关于做竞品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并对此做了梳理和归纳,意在为从事产品相关工作做竞品分析时提供更全面、更合理的建议。

前期准备:
在做任何一份竞品报告之前,都应当问明白自己三个问题:
产品经理的竞品分析报告入门
这份报告为什么做?
这份报告为什么做即这份报告的目的,如果是竞品分析的话,那么分析竞品的目的是什么?
1.是有一个问题点需要改善却想不到对策打算看看竞争对手怎么做的?
2.还是为产品迭代过程中的定期优化寻找方法?
3.亦或是了解自己与竞争对手在功能设置上的不同之处?
4.还是为了验证某一想法或了解对手动态?

这份报告给谁看?
给谁看是第二个需要想清楚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受众应当有不同的侧重。
1.报告是面试的时候给考官看?
2.是自己作为产品经理方便自己整理思路?
3.是内部沟通和跨部门沟通的需要?
4.是给领导或决策群请求支持的素材?
5.还是给产品团队成员?亦或是研发和测试人员?

这份报告应该输出什么?
这份报告输出的是什么?应当结合前两点来决定。即这份报告所做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给谁看?他想从报告中知道什么?你想让他通过报告了解什么?想清楚前两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就迎刃而解。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一定要有相应的结论,没有结论的报告只叫展示。

以上三点不仅适用于竞品分析报告,通用于各类报告的基本前期准备。
(http://www.woshipm.com/pmd/283737.html/comment-page-1)

竞品分析报告结构(结构并不固定,供参考):
1.体验环境
2.市场状况(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占有率分布)
3.行业分析(历史变化、发展趋势)
4.需求分析(扮演用户、选择研究对象)
5.确定竞品(产品咨询收集、选择服务/目标用户相同或类似的产品)
6.竞品对比(多种分析方法)
7.商业模式异同
8.业务/产品模式异同
9.运营及推广策略
10.归纳和结论

下面比较详细的介绍怎么去做竞品分析啦
一、什么是竞品分析
顾名思义,是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比较分析的过程,一种带有主观性的横向分析过程;通过对多个产品的整体架构、功能、商业模式、产品策略等多维度的横向对比分析,从而获得目的性的结论。

二、竞品分析与产品体验分析的区别
从事产品岗的同学,日常中必然会涉及到产品体验分析和竞品分析两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笔者也曾在工作中傻傻不分,导致最后分析的输出报告似是而非。弄清楚二者间的区别,才能做好分析工作。

竞品分析的概念在上面描述过了,这里再说一下我理解的产品体验分析——是一个纵向剖析产品的分析过程。通过深度使用某款产品后,对产品解决的用户需求、目标用户特征以及提供的产品功能、交互体验、用户体验等从战略层,到框架层再到表现层进行有层次的剖析。
产品经理的竞品分析报告入门
从分析目的来说:
1.竞品分析的目的更倾向于一种策略或战略性的,比如:通过竞品分析想验证一下自己产品的想法及可行性,或者了解一下对手产品或市场情况等等。
2.产品体验分析通常是挖掘产品缺陷,优化产品体验,为产品迭代提供依据,比如:通过深度体验产品,挖掘产品的在功能、交互体验方面的不足,并通过分析制定产品优化方案……

从分析报告的受众来说:
1.公司BOSS、产品总监或制定产品战略的管理层,更希望从竞品分析报告中,获取对产品战略决策有用的信息。
2.产品体验报告一般会用于产品设计、研发团队,为产品优化迭代提供依据所用。

从分析的完整性来说:
二者均有客观分析和主观判断。
1.竞品分析一般是围绕分析目的和分析维度进行重点分析,分析内容一般小而精,很难面面俱到。
2.产品体验报告一般会从产品的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对产品进行全面分析。

在工作实践中,可以再去深入体会一下竞品分析与产品体验分析的区别。

三、竞品分析的基本思路及注意事项
在了解了一些基本概念之后,下面我将总结一下自己平时工作中做竞品分析的思路和一些注意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些启发,下面是笔者归纳的竞品分析的基本思路及注意事项。
笔者将竞品分析分成准备阶段、分析阶段两个阶段来做具体分析的工作,内容见下图:
产品经理的竞品分析报告入门

竞品分析目的不同我们采用的分析思路及分析方法是不同的,确定竞品分析的目的是完成竞品分析的前提,比如:看清市场的发展趋势,找准市场切入点,了解对手和发现潜在对手,把握需求对应的功能点和界面结构,验证产品想法及产品方案的可行性,对比竞争产品是如何做的,是否这样做就是最好的,还有哪些待挖掘或完善的机会……

笔者比较推崇——按照目的来分析,想得到什么东西,就去分析什么!

在确定竞品对象时,可以按照同行业内产品在细分市场的服务重叠程度,来树立竞品层级如直接竞品(核心、重要)、间接竞品(一般)、潜在竞品,这样可以更合理的挖掘竞争对手,并树立长期跟踪分析机制,以此来把握市场、对手的发展动向及潜在危机。

在确定分析目的的同时,还要明确一点——分析报告是给谁看的,是领导、运营、产品总监、设计师,还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灵活选择分析深度和分析方法(一般采用对比研究法),制定合理的分析计划。

收集竞品数据信息时,要避免角色代入和主观的选择性收集,目的是保证收集的数据的客观性,从而保证客观分析的准确性,防止误导分析结论。

制定分析维度和深度分析的关键点,一定要结合分析目的,在弄清楚真正的分析目的的前提下,建立横向的对比分析维度及关键点。竞品分析不要盲目的将产品特性及功能信息简单罗列,应结合客观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目的进行深度判断,尤其是重点分析维度。

四、竞品分析的维度和关键点
产品经理的竞品分析报告入门竞品分析是有目的属性的,其分析过程是对分析对象的横向比较研究。图中所示关键点并。不一定全部列为分析关键点,一定要在合理的分析维度中,结合分析目的来设置分析的关键点,以此作为竞品分析的重点,有层次的分析——即分析维度作为纵向分析方向或梯次,关键点作为竞品分析的横向对比核心。

五、用户体验五层模型在竞品分析中的应用思路
产品经理的竞品分析报告入门

在网上经常看到在竞品分析中采用UX五层模型来完成分析过程,大体归纳了些规律,在竞品分析中采用此类方法的,多是用于竞品分析过程中,对产品结构维度的横向对比分析,也就是说竞品分析的重点在于——挖掘产品功能及交互体验的差异性时多采用此类方法。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下:对作业帮、猿题库两款产品进行竞品分析,目的是为什么这两款产品能在作业答疑类产品中能脱颖而出。

分析的目的很有开放性,需要我们思考并分析一下,“脱颖而出”意思不就是产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用户的肯定。

那么什么样的产品能得到市场和用户的接纳呢?

那什么样的产品是好的产品呢?好的产品的标准是哪些呢?

对于用户来说,能帮助用户解决很好的解决问题,产品提供的功能服务符合用户需求,产品的交互体验符合用户心里预期,产品实用、好用、易用……就是好的产品。

越来越清晰了,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些心理分析来制定产品的分析维度,并为这些分析维度制定几个分析的关键点,就可以对产品进行关键点的横向对比了。这个时候我们就用到了——经典UX五层模型的分析方法,这时我们就围绕分析的目的,结合五层模型分析法来对两款产品进行分析。
产品经理的竞品分析报告入门
以上是运用经典UX五层模型方法,对竞品分析过程中产品架构维度各关键点分析的基本思路,除此之外还要对产品定位、用户分析、运营策略等维度进行分析,在此就不在罗列详细内容了。

常用分析方法
1.用户体验五要素法
产品经理的竞品分析报告入门
a .战略层(企业愿景、产品定位、需求把控、用户习惯、商业模式)
b.范围层(主要功能、核心功能、次级功能、功能架构、业务流程设计)
c.结构层(信息架构、常规功能、特色功能、实现情况、用户流程分析)
d.框架层(操作情况、刷新、页面跳转、查询、交互框架、界面设计、导航设计、标签设计、细节点)
e.表现层(视觉表现、布局、配色、排版)

2.SWOT分析法:
针对所要分析的竞品,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维度进行比较和梳理。

3.四象限分析法:
多在问题点罗列或安排下步计划时使用,可将自身产品的要素、特点、功能点、问题点根据实际情况和对比分析划归为四个象限区域,如急需改进区、竞争优势区、次要改进区、继续保持区。

笔者建议可以自主命题,来做一份竞品分析的练习来巩固一下竞品分析涉及的细节知识点,与君共勉。

总结
竞品分析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不同职位做竞品分析的目的,角度和方法都是不相同的,分析者切记:要根据分析的目的,对产品进行重点分析,合理的制定竞品分析的计划,如灵活的选择分析维度、分析关键点和分析方式方法,要做不盲目的竞品分析。

一篇例子:竞品分析报告:流利说•英语
http://www.chanpin100.com/article/11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