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债券市场揭秘
揭开我国债券市场的面纱
- bond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一种直接融资工具,本质也是债权的一种形式。
- 债券的显著特点是合约的标准化,只有标准化的合约才可大规模二级交易
- 纵观整个金融市场发展历史,标准化是永远主线
- 债券的要素:
- (1)发行人
- (2)投资人
- (3)标准化的合约条款(期限、利率、偿还方式、违约条款)。
- 三要素了解透彻,做到对债券特性烂熟于心,才能成为债市老手
- Wind终端获取的两只典型的债券要素表:利率债,信用债(见图1-1和图1-2)
我国的债券市场
- 我国债券市场在发展同时,呈现监管、发行及交易市场复杂,
- “多龙治水”
- 截至17年末,债券市场人民币74.69万亿,仅次美日
- (见1-3)
- 我国政府债和金融债为主,占73%,
- 与美国不同(表1-1)
- 美国债券规模40万亿美,1/4公司债,1/3资产支持证券(包括MBS和ABS)(表1-2)。
- 实体工商企业的债券融资在美国债券融资中占据相当比例
一张图阅尽债券分类
- “多龙治水”式的多头监管的常态化.造成债券品种及分类复杂
- “按主管机构分”
- “按交易市场分”
- “按风险特性分”
- “按债券属性分”四维拆解
- 图1-4
按主管机构分
- 证监会:审批上市公司的公司债(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公司债)
- 15年改革,拓展到非上市公司
- 发改委:企业债、铁道债发行的审批,
- 企业債的发行人主要国有企业,以城投公司为主,
- 铁道债的发行人为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下属的交易商协会
- 银行发行的债券(包括政金債/政策性银行债/政策性银行金融債、商业银行债、商业银行次级债、同业存单等)
- 短融、中票、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等多个期限的债务融资工具
- 表1-3
证监会主管的债券品种
- 公司债最早07年,当时只有上市公司才能在交易所发公司债,
- 与银行间市场相比,发展缓慢
- 2015年,证监会改革了公司債发行办法
- 公司债发行主体由上市公司扩展到所有公司制法人,
- 且简化了审核流程,逐步走向备案制
- 改革后,公司债发行量及存量余额井喷,
- 截至17年年末,存量余额达6.2万亿(包括企业ABS)(见图1-5)。